崇祯终于开始接受朱慈烺搞军功爵:“那要是搞军功爵,大明的军功爵应该是怎么样的?”
朱慈烺自信的说道:“儿臣计划的大明军功爵制度一句话概括‘功自训战出,爵自开疆来’。
把功和爵分开,爵位分为镇字国公、定字州公、开字县公、县侯、万户侯、威字侯、征字伯、平字伯、开字伯、一等至三等子爵、一等至三等男爵、勋十六级。爵位可以继承,但是必须要每代降一等。
而所有爵位最后降低到勋爵之后,将不再降低,勋爵除了名位之外,将不再享受国家俸禄。
但是其每五年可以向皇家学院推荐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可以是他们家的爵位继承人,也可以是其他人。
勋爵为最低之爵位,除得爵之时封赏之外,帝国将不再承担其余的封赏和俸禄,但是所有勋爵都有每五年推荐一个学生到皇家学院学习的名额。
勋爵之上的爵位,则依照等级封赏俸禄等递增。
爵位必须由开疆拓土之功劳方能获得,没有开疆拓土则不获得爵位。只能获得功勋。
功勋分为将五等,校尉四等,尉卫四等,士四等,兵四等。共二十一级。
其中功勋除了跟功劳挂钩,还跟指挥的军级挂钩,但是爵位确不跟军级挂钩。
军队指挥作战之时,只根据功勋位来确定上下从属关系,爵位只能用于军队之外。
作战之时朝廷如果任命则按照朝廷任命划分从属,如果朝廷无任命,或者部队打散,失去指挥机关等等情况,下级功勋者必须服从上级功勋者指挥。
功勋位为终身制,但是确不能传下一代,功勋主要奖励相应的职位津贴和一次性奖励银钱,一般不奖赏土地等。
只有获得爵位,拥有开疆拓土的功劳才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奖励。
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因为土地不足而引起将来赏无可赏的局面。
而功勋位紧紧是作战或者训练演习优异时获得,且跟银钱挂钩,不继承,即能保证其进取之心,又不至于滥发。
而之所以在军中以功勋位定尊卑指挥而不是以爵位定,也是考虑到一些爵位继承人未必会有相应指挥才能。
军队自然要用专业人才,而功勋位最能代表其的才能,因为爵位可能来自祖宗余荫,但是功勋位一定是他们自己一刀一枪的拼出来的。”
崇祯听的有点挠头:“你这又是爵位,又是功勋位,还有相应的官职级别,是不是太复杂了?为何不化繁为简?”
朱慈烺嘿嘿一笑:“父皇,这样省钱啊!”
崇祯一愣:“省钱?”
朱慈烺点点头:“父皇您想,要是一个人立功了,我们既可以提升他的官职,也可以提升他的功勋位,还可以给予爵位,或者给予物资上的奖励。
只要四样给一样,这些士兵也就满足了,统一在一起,就不能搞这么多级别了。”
崇祯心里面盘算着:“但是你这好像并没有解决秦军功爵制度的弊端,若是各军为了获得爵位无休止的发动外战,大明不是一样要消耗国力?
然后就是各地战争时,怎么保证大明内部一直不会空虚?”
朱慈烺解释道:“因为大明有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制定国家战略,不再是以一人之喜好,而是几十乃至数百人不停分析总结出最优解。
这样既能确保少数人头脑发热犯错,也能保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情况发生。
至于无休止的发动外战,这主要有两个限制,一个是父皇的圣旨,只要父皇保持清醒头脑,自然就不用担心他们乱来。
第二个就是预算限制,大明每年的军费是提前计划好的,是有限的,不是像以前一样,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没有了加税,再上折子要。
而预算的编制也不是他们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