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被执行也可以被抑制。”
“纹状体?验证了吗?这个执行和抑制反应?”马龙.伯克严谨道。
“基本上验证完成,不过后续还有不少数据和实验要做。”苏神也实话实话。
“那这一段呢。”马龙.伯克又问道:“纹状体的神经元放电异常、纹状体结构异常将会导致运动功能失常,纹状体神经元可通过特定的神经投射参与调节和控制运动能力的发挥程度,且纹状体神经元还通过相关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变化来控制肌肉协调能力和耐力运动时间,因此借助特定的运动控制模式来记录观察纹状体的相关变化指标将能更好地了解纹状体变化规律与运动控制的关系。”
“怎么做到这个控制肌肉协调能力和耐力运动时间?借助特定的运动控制模式是什么特定的模式?”
苏神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让丘脑底核参与。”
“来自大脑皮层的运动信息,分别经“超直接”通路、“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先后到达苍白球内侧部,黑质网状部。在三条通路上的传递时间分别为7s,20s和29s,由于运动信息在三条通路上传递所使用的神经递质不同,信息到达gpi/snr后可引发上述两核团神经元电活动出现一个“增强一抑制一增强’的动态变化过程。”苏神又在纸上快速写了几个参数道:“gpi/snr通过抑制性gaba能神经纤维与丘脑连接,经丘脑中继又返回大脑皮层,丘脑与皮层间经g能神经纤维连接,因此,gpi/snr神经元电活动“增强一抑制一增强”的动态变化过程可引发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相应出现一个“抑制一增强一抑制”的动态变化.抑制阶段,运动信息在基底神经节内的传递由“超直接”通路完成,stn神经元被激活,并与gpi/snr之间有着广泛的纤维投射,所以经丘脑中继后,可以引起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神经元电活动的抑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背景“噪音”和抑制不必要的动作产生。其次增强阶段,运动信息在基底神经节内的传递由“直接”通路完成,此通路中纹状体与gpi/snr之间纤维投射相对较少,因此经丘脑中继到达皮层后,仅“运动计划”所在脑区被释放,神经元电活动增强,运动计划被执行。在抑制阶段呢,犹豫运动信息在基底神经节内的传递由“间接”通路完成,stn神经元再次被激活,“运动计划”所在脑区重新被抑制,运动计划终止.通过此模型,可以精确地实现运动的发起和停止。”
“原来如此!”马龙.伯克仿佛被点拨了一下,整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道:“我怎么没有想到让丘脑底核参与呢?愚蠢,可怜的那些人还在研究整个脊柱和第二神经大脑,事实上却忽略了我们真正的大脑才是身体参数和供能状态的掌控者。”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抑制stn活性,将导致同侧下游核团snr和gpi的代谢率、线粒体酶等活性降低。而通过破坏黑质致密部,将使stn去抑制,进而提高snr和gpi核团的代谢率。由上可见,stn的电活动变化将极大地影响下游核团snr和vl的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引发运动皮层兴奋性的改变,最终对运动功能起调节作用,通过刺激或抑制stn能够改变能snr和gpi放电活动及放电模式,表明stn的兴奋性传出纤维对下游靶区有较大影响作用。”
“那……怎么具体表明stn的兴奋性传出纤维对下游靶区有较大影响作用?”
“走质网状部与运动调控。”苏神对答如流道:“黑质网状带是基底神经节一丘脑一皮层运动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经过不同神经通路,最终到达基底神经节的重要信息输出核团即黑质网状带和苍白球内侧部,通过改变下游核团,也就是丘脑与大脑皮层这块的兴奋性,对不同状态下的运动功能形式进行调节,都有明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