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的面上只余寒凉,“皇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做过,便不可能滴水不漏。不过,你的确做得够好,也藏得够深。原本,我还一直当你是我最敬重的兄长。”
他到底还是难过,闭了闭眼,平复了一下,才继续道:“我之所以起了疑心就是在常阳殿那夜,那夜虽是证据确凿,但依李恒这么多年来养出的一身纨绔无赖、无理也会辩驳三分的性子,他当时认罪认得的实在是太过痛快了些。而且,他到常阳殿之前,换了全套亲王冕服,又事先服了毒,明显就是抱定了必死之心,誓要将所有罪名一力承担下来。我猜,他应是试图为某人遮掩。而他心中自然清楚,承担的这个罪名不仅会拉他自己下水,还加上他母妃,加上他母妃身后高氏一族,即便是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这样做了,这个‘某人’对他来说一定是非常重要之人。”
“据我所知,李恒这么多年来放浪形骸,我行我素,表面看起来并无过从甚密之人。所以,我虽然怀疑,却查实无据。但那夜回到王府后,是玖黎偶然跟我提及,她觉得李恒最后的情形有些奇怪,当时他原本将至油尽灯枯,已无生意。却在皇兄你叫了他一声之后,整个人突然似活过来一般,望你的眼神充满了热意。最重要的是,他最后跟你说了几个字,你却借着将他揽在怀里的时机将他挡住,以至于殿内诸人都未看清他说的什么。当然,你这一表现也无可厚非,可以说是兄弟情深。但合该时机凑巧,李恒当时无声说了四个字,玖黎看到了李恒前两个字的唇形,而我看到了后两个。”
李晏紧紧盯着李伦,一字一字道:“那夜李恒对你说的是,我—心—你—知!”
李伦面如土色,干干笑了两声,“孤就知道,就知道这句话会坏事,果真如此。”
李晏面上却并无得色,“当然,因为这四个字是李恒无声说出,也可以说算不得证据,但既然是因此露出了端倪,我自然要以此为引。这样仔细一想,才发觉有很多事值得怀疑。譬如说,方才你也说过的,当年是父皇命你照顾我,但我并不知情,还因为父皇的不管不顾而心生怨怼多年。但每每与你提及此事,你却从未替父皇说过好话,甚至于每次和你谈过之后,臣弟对父皇的误会总会更深。”
“譬如说,我去查乌山银矿之事,曾托付你好好照顾玖黎。但李恒那般逼婚于她,且她还递书向你求援,以你素日为人,又怎会置之不理。我事后问你,你竟说从未收到书信。你管束宫人一向严格,书信已送至东宫,即便是你不在宫中,返回后也定然看得到,但你竟说不知书信之事。”
“譬如说,玖黎曾去伽蓝寺进香,于寺中见到微服的皇嫂王氏,且她看到王氏走进寺后竹林,而那竹林深处便是玉岱泉所在,而就在那竹林里玖黎还遇见了李恒。臣弟便猜想,当时是否你也在那里。”
“譬如说,常阳殿李恒伏法那夜,你表现很是异常。你位居东宫多年,一向沉稳淡定,做事稳重,但那夜你始终不发一言,神色间总是带了慌张,这并不像平常的你。还有,李恒对你的态度也很奇怪,他自踏入常阳殿后,便一眼都未去看你,一直到将死之际才对你说出‘我心你知’四个字,仔细想来,这样做着实有些欲盖弥彰。”
李晏道:“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臣弟的据实猜测,并没有什么实质证据。臣弟最终确定却是在查抄澄王府之时。”他向着李伦冷冷一笑,“皇兄,你不妨猜一猜,臣弟发现了什么?”
李伦听到李晏问他,面色陡然一变,迅速将头扭向一侧,耳根通红,竟似是在羞恼。
李晏也犹豫了一下,有些难以启齿。
他那日奉旨查抄澄王府,按理来说这差事十分简单,不过是将王府内的一切好生盘点盘点,至于盘点什么,无外乎是财物和姬妾。财物自然收归国库。至于姬妾,因李恒尚未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