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
这时,道真进入顿悟后的种种,不断地在脑中闪现,道真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道真向四方施过礼后,道:“贫道道真,近些时日惊扰了诸位,十分抱歉;贫道不才,将于三日后讲授剑阵之浅见,如诸位不嫌,乞请诸位降尊一听。”
道真话方说完,便有人应声道:“道友此言过谦了。承蒙道友不弃,贫道定当到场。”
有人开了头,跟进的人一下就多了。
“道友相邀,岂有不从之理?”
“道友高义,老朽定当亲往旁听。”
“……”
客套话说完,众人就不好再以灵识窥探风栖峰了,便就纷纷收回了灵识。
不收回,就得倒大霉!
剑仙子能允许他们在道真顿悟时,用灵识观察道真的一举一动,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结束之后,他们若是不识相,还不把灵识收回去,这可就不是挨一顿揍的事了!
“师娘……”
道真想要说点什么,剑仙子却道:“常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古人诚不欺吾。
道真,你初成宗师,巩固方是正事;去吧,去领会今次顿悟所得吧。”
破障之所以会被归于顿悟,原因就是破障虽然不能直接提升修为境界,但却是学问上的全方位提升!
顿悟,说实在的,由于修道者基数极大,如此庞大的人数,一年中肯定会有那么三两个走了大运,从而顿时的。
但破障顿悟不同。
知识障碍如果没有实打实的真才实学,没有把学问提升到遭受天花板压制的高度,是不可能触发得了的;所以这种顿悟,千百年都不一定能有人触发得了!
而且,不同于其他顿悟,破障顿悟意味着学问大成!
学问既成,则可称为宗师!
这就是剑仙子说道真初成宗师的原因。
而学问,是可以传授给别人的……
故此,一名文宗,无论是在哪里,都是受世所敬仰的存在。
而这一点,从在三日之期到来时,讲道台万人空巷,就能看出来了。
这日。
道真带着六名师侄来到讲道台后,那原是人声鼎沸的讲道台立即就安静了下来!
“吾等,见过道真道友。”
首先开口的,是十数位元婴境宿老。
这些宿老行过礼后,还丹境弟子立即亦恭身作揖,道:“拜见道真师兄!”
“弟子叩见道真师伯!”
哗啦啦跪拜叩首的这一拨,是内宗的铸基境弟子。
其实在这些弟子当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与凌玄是真正的同辈。
十余年的时间,当初与凌玄一同进入剑宗的那些人,天资卓越的早已开脉铸基,也早入择七脉而入。
本来,师兄弟仍还是师兄弟。
现在好了,自降辈份……
道真领着六名师侄,径直走到讲台上后,这才作道揖,道:“诸位同宗请起。”
“谢师伯!”
“诸位师长,诸位同辈,贫道道真,在此有礼了。”
行过礼后,道真见讲道台已备有案桌,便请诸位宿老入坐后,道:
“贫道不才,今日主讲剑阵。
剑者,百兵之君也;阵者,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讲道七日,道真从两仪剑阵一直讲到天干地支剑阵!
凤栖峰上。
剑仙子、妙通真人,还有妙音真人三人席地而坐,凌珑跪坐于旁,斟茶服侍,静待讲道台讲道结束。
“阵之道博大而精深,道真师侄自两仪剑阵而起,经四象八封而入天罡地煞,再由天罡地煞至周天,可谓是一脉相承,一脉相传。”
妙通真人的评价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