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大很大的工程。结果大宋的那群皇帝和臣子,总觉得不再黄河那里玩玩花活,动动刀子。
结果就导致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导致了黄河流域完全的崩殂。
这个崩殂的影响有多么大!
我就说一个实在事儿。
在三国时期,冀州的粮草后勤碾压着所有黄河以南的地方。
不要说袁本初在汉末三国那个小冰河时期没有出现粮草危机是因为世家向着他。
豫州的世家也挺向着曹孟德,但没有用。
就公孙瓒,在灭亡的时候他手里面都有三百万斛粮草。
不是三万,三十万,是足足的三百万斛。
当时这笔粮草有多少,有多么重要这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老曹有这底子,他早就横着走了。
而无论是袁本初,还是当年的汉世祖光武帝刘秀,都是靠着那河北之地起家的。
因为这里是真的厚。
有北方的草原能够弄出骑兵,有黄河天险,有无数良田,有动辄千万级别的人口。
这地方,哪个野心家他不喜欢?
可再看看宋之后,河北之地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重灾区。
几乎年年都要拖累当时的朝廷,而且那赈济抚恤就没有停下来过。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导致了北方的彻底糜烂。
而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说到底就是,虽然那一座座坚固的城池挡住了辽国大举进攻的可能。
但是这城池毕竟他不是长城,也不能将大宋的边境全都保护住。
所以大宋的那群大聪明们就想到了一个贼拉神奇的理论。
你看,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我们一样都不占,但是咱们可以改造啊。
改造地利,让黄河成为一个和长江一样的天险,然后用河水变成天然的长城。
这多好!
这群大聪明不但这么想了,还这么做了,还做的特别扯淡
最后的结果,哎,一言难尽!
所以说,北宋初期收复燕云其实只有两次机会,也就是最开始的那两次。
在错失了这两次机会之后,北宋就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他们进攻的可能性了。
保持对峙,大家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导致双方的边军乃至整体军队势力全都彻底的崩殂。
也是他们的无可奈何了。
而在中后期类似于平夏城之战这种把西夏打得奄奄一息的情况来看,北宋的战斗力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多扯淡。
毕竟我们要知道女真后期的强大离不开汴梁之战。
那几乎点满了自己科技树的掠夺让他一下子给点满了,让自己的武器装备爆点,加上得到了辽国的底蕴终于一跃而起。
至于元,那更是一口气儿接手了西辽,金人还有西夏的底蕴,甚至超过了宋。
最终才得以如此。
所以说,他的战斗力并不是那么的孱弱,只不过是他的人,他的制度,还有我之前说的,风气导致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一统。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