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最数古徐州(一)(2 / 4)

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4679 字 2022-08-01

关心的事情。

麻木的脸上,也多了一点叫做希望的光泽。

要说这一天,那一个地方做热闹,除了大牢,就是四个城门的告示牌下面了。

人们从一开始的疑惑,到惊讶,再到怀疑。

最后选择了相信。

不相信不行啊。

总要赚钱养家糊口。

天大地大,自己的肚子最大,就是官府欺骗了他们,可能够每天混一顿饱饭,他们也认了。

谁叫人家是官。

他们是民呢。

南京城中的大牢里,人满为患,所有人都在等着官府对他们的审判,然而,自从他们进来之后,所有人仿佛都遗忘了他们。

不管不问,就是连一口稀粥,都没有送过来。

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人,那受得了这个。

一个个的嚷嚷着,囚犯也是人,也有吃饭的权利。

可回答他们的就是,现在没有做饭的人了,都忙着整理政务,要想吃饭,就得等到第二天的早上才行。

另一边的马府,也正在热闹着。

不同的就是这种热闹却是几个人在吵架,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让,若不是都是些文人,怕是已经动用刀枪打起来了。

“还以为大明朝廷,从京师安置过来的能吏有多厉害的,也不过如此,一个治政的方针都没有,就是打扫卫生,修路,修学校,这些据我所知,原本不是就有人在做吗?”

马士英不以为然的说道。

他还以为,会有人请他出山,问政于民的。

谁知道,他把自己当回事,别人却把他不当一回事。

“这样不好吗?让所有的百姓们都动起来,才不会发生乱子,有了吃的才会安稳。”

姜曰广认为还不错。

以前的南京官吏们也想这么做,奈何就是官府没有钱,所有的税收,都是苦了百姓富了士绅和官员。

就是想要赈灾,都拿不出一点积蓄,只能像各个士绅们要求捐款。

可最后,捐款是不少,能够落在百姓们身上的,可就不多了。

用他们的说法就是,救民先救官,官都救不了,何谈去救民。

“能发生什么乱子?有士兵们在,实在不行就关进去,这么简单的办法,用的着弄得这么复杂?”

郭维经也觉得这么做不对,朝廷有钱,是朝廷的事情。

这么大的工程建设下去的话,得花出去多少钱啊。

就是一座金山,银山,都不够用的。

还有免了徭役。

他们都知道,皇上正在推广免除徭役这一政令,别的地方都已经开始了,就是南京一直没有回应。

不外乎就是。

少了徭役,官府就少了一个可以制约百姓的利器。

往后要想调动百姓们干点活,谁还使唤的动?

到时候,靠口闭口的要钱。

在没钱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郭维经自认为看得长远,徭役的废除,绝对是一个最大的错误。

若是他在朝堂上的话,一定会就这件事上一本奏章,好好的给皇上陈述厉害,让皇上明白,什么人才是认真做事的人。

“好了,都少说一点,安心的看着就是了,你我现在已经不是官身,来日方长,总会用时间来证明到底谁对谁错的。”

张慎言不愧是张慎言。

平时很少说话,只要开口,就能够立刻让所有的争吵,瞬间化解与无形。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实际上一个政令,合不合适,时间就会给出最正确的答案。

翌日。

南京城的四个城门口,已经多了四张桌子。

每一张桌子后面,都有穿着特殊官服的官吏,再在旁边等着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