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皇上的话,卑职正是杨廷麟。”
他没有问皇上怎么知道的这种弱智问题。
大明要是查不到他的消息的话,他都要怀疑是不是又要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听说你以前是要报陆军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水军?”
崇祯一边往船舱行去,一边问道。
“这个,当时卑职是因为缺钱了,想着水军的军饷最高,所以稀里糊涂的就去了。”
这算是杨廷麟的黑历史了。
当年,若不是在京师被李定国给坑了的话,现在他绝对在辽东和建奴们干仗。
不过也算是阴差阳错的走对了路子,不然那会有现在的成就。
崇祯心中无语,自己的水军,难道在当地招的都是这种人不成?
为了钱无可厚非,可眼前的杨廷麟看着都不是缺钱的人。
仿佛杨廷麟知道皇上的心思一般,尴尬的讪讪一笑道:“在那之前,和家里人闹了别扭,最后离家出走,忘了带银子。”
忘了带银子是说的好听。
实际上则是,自己的银子,走到半道上,就被人给偷走了。
身无分文的他,能够在京师混吃混喝一段时间,已经很了不起了。
说起来,他自己都觉得,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一个女人,和李定国交流过之后,才知道,李夫人--也就是顾横波。
人家可是从秦淮河上,自己给自己赎身,然后一个人从南京跑到京师的。
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少,就是跟着皇上的王冲喜欢的那位姑娘---叫做卞赛,如今改名叫做卞玉京的女孩子,也都在这方面比他强了许多。
说他连女人都不如,就是李定国在凤阳府的时候,不时的调侃他的话。
离家出走,崇祯是知道的。
他还知道,
杨廷麟是从南京离开的,途中可是被人偷了所有的银两,才不得已为了一口饭吃参军的。
在所有的将官之中。
杨廷麟只最容易被人记住的一位,离奇的人生轨迹,自已让任何一个好奇的人目瞪口呆。
“这次的粮食运输做的不错,有了足够的粮食,就能够让湖广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焕发生机,对了,你对福建郑家,有什么看法?”
郑芝龙到了现在,只派了人去了京师和李长庚接触了一下,还送了一个美人--陈畹芳。
可自己还是待在福建不肯挪窝。
这个问题就让崇祯很难办了,人家毕竟还捐赠了不少的粮食,虽然都是朝廷花了不少的钱财购买的。
“郑家在福建算是一个新崛起的大族,人口众多,手下奴仆也不少,据了解,他们还在小琉球建设了一个后路,另外就是海上的生意,遍及各处,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杨廷麟提起海上的生意。
就是想要引起皇上的注意,别一直盯着郑家,海路才是真的聚宝盆。
没了郑家,在海上,他们新建立的舰队,还真就不一定回事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的对手。
水军不同于陆军。
训练很难,成军更加的不容易。
旁听的高弘图若有所思的看了杨廷麟一眼,禁海是自从大明开国之初就定下的国策。
此人分明是在蛊惑着皇上开海禁。
当然,海上的利益,确实很大。
可祖宗之法也不可废啊。
不过想着皇上已经在暗搓搓的建设运输船,想必是心中已经有了筹谋。
整个大明的变法都做了。
区区一个海禁,似乎也不再话下。
然而,这样的话,那么扬州,福建等地,就不好清理了。
多少人都是在靠着海商生活的。
若是朝廷介入,他们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