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春秋笔法,断章取义,似乎在皇上面前,一点用处都没有。
他也是看出来了,你说的越是清楚的地方,皇上不会去深想,可要是想要用模糊的是偶发蒙混过关的话。
皇上绝对会挑选出来,专门让你给讲这一段。
不说明白,那就去查资料。
想要大而化之,肯定是不行的,可正是因为如此,扯下了当地官员身上的遮羞布之后会发现。
他们总结出来的结果。
不过是符合儒学的结果,好的全都在,坏的一律隐藏。
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人对这一段的历史产生遗忘。
王冲狐疑的看了看高弘图,就是坐在一旁打算只带着耳朵,前来旁听的高杰,都不由自主的看了过去。
能够把侵略,说的很顺耳。
也就只有学儒学的这些人,会做的出来了。
“臣,见过皇上。”
高弘图连忙起身行礼。
“行了,你们都坐着,朕也只是纠正一下不对的说辞,没别的意思。”
崇祯口中的没别的意思。
高弘图可不敢当真,就是
李长庚和李定国也是一愣一愣的。
他们两人都是聪明人,可在认知的局限上,一时半会还真就没有琢磨透皇上和高弘图之间的对话,到底是在说什么。
“这一次的会议,朕想说的就是,这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对大明的入侵,所以必须还击,还要做出驱逐和让对方给咱们赔偿的办法。”
崇祯边走边说。
等到走到给他留下的主位上,就定下了整个事件的基调。
那就是,这一仗必须要打,不但要打还要打的漂亮,打的这两个自以为很了不起的国家,听到大明的声音,看到大明的旗帜,就得立刻毕恭毕敬的不敢给脸色。
“刘世勋还有多久,才会回到南京城?”
崇祯在底下的人愣神的时候,立刻问道。
本来按照高弘图的想法,那就是必须要荷兰人给出一个说法。
很显然,皇上就没打算要这样的说法,而是想要通过战斗,把这个说法给打出来。
让荷兰人带着礼物,乖乖的向大明道歉,并且做出赔偿。
皇上一直以来,面对建奴的进攻,都是防守反击,在高弘图他们的眼中,这么激进的方法,本就不应该出自皇上的口中才对。
实际上,若不是大明连续几年,关内都是天灾人祸不断。
那会给人这样的一个错觉。
不管打不打得赢,先打一仗再说,然后总结经验。
知彼知己,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若只是口头上的话。
说的再多,也会无力的。
能被人说死的,也都是要脸的,看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人家只需要钱财和权利,根本就没有脸面。
积毁销金,刀诛笔伐,肯定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
反而会被人给看轻了,认为是大明怕了他们,连动手的想法都不敢有。
“最快也要三天的时间。”
作为刘世勋代表入会的杨廷麟,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三天时间?”
崇祯低头沉思,琢磨着手中的兵力,还能够调动那个方向的。
想来想去,最后发现,还得把窝在凤阳府的村船艇给调动起来。
和高杰,黄得功的兵力,凝成一股,应该是能够把这些混蛋入侵者,从陆地上赶到海里去的。
只要失去了陆地的补给。
那么大明的战船,对战起来的话,又会拉平经验上的劣势。
只要一次性,大明的战舰,损失不大,那么来回几次,也就会出现一批精锐的大明水军。
水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