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千里曜戈甲(一)(2 / 4)

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4381 字 2022-08-01

己没有一开始就建立工厂,反而是错过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就是现在想要办理工厂,整个市场也没有了他们多大的份额。

想要发展壮大的话,除了用过不正当的手段之外,他们没有任何的办法。

时间就在这种快速的发展之中渡过。

转眼就来到了五月份。

连绵的阴雨洒落到了人间,自从前几年都是旱灾不断的时候,自五月初开始,老天爷仿佛大发慈悲了似得,不断头儿的开始下雨。

或淅淅沥沥,或飘飘洒洒,不是重云浓雾,便是黑云压城

,总是没有几天晴好的好天气。

洛阳、偃师、孟津、宜阳新修建的官道,只剩下了一般,刚刚动工,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而另一半,仿佛一条瘦弱的,却又很坚强的长龙蜿蜒伸向远方的雨幕。

混黄的水,从田山披上,流到了官道上,一些地方堆放的物资,都被无情的雨水给冲走了。

旁边的农田,眼看着就要丰收了。

却因为这一场始料未及的大雨,全部倒在的水田当中。

更有些,已经加固了不少的水渠,也变得狂暴了起来,咆哮着,呼号着,卷着泥沙,草根,枯叶,树枝,还有各类的蔬菜瓜果·····打着可怕的漩涡,奔冲逆折,泛起的豆浆一样的白沫滚滚向前。

最令人胆寒的还是黄河。

一望无际的河面上,凄风苦雨扫来扫去,搅成了一片片的水雾,狠狠的抛向天空中的雨幕,发出闷雷一样的河啸。

孟津既是黄河两千年名渡峡石津,又是京都洛阳极为重要的黄河门户之一,为军事渡口和交通、漕运要地。自古秦汉以来为原孟津古代县治所在,更是漕运粮仓唐柏崖仓所在。

白鹤镇河清村为历史上著名的河清城所在地。

自朝廷有了钱财之后,就很重视水利问题,有了水泥,对修建水利工程的速度和质量,就又提高了一个台阶。

本来在这个地方干活的百姓们,也已经有很久没有出工了。

雨势一天不停歇。

他们就一天得待在这种地方,无处可去。

仿佛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前后左右,似乎都已经被大雨隔断了来往的道路,好在如今的朝廷最重视的就是粮食。

储备的很多,完全可以让困在这里的人们,不至于为了肚子发愁。

“这个贼老天,需要下雨的时候,连年的干旱,不需要下雨的时候,就倾盆而下,简直是不给老百姓们活路啊。”

说话的是一位身穿官服的中年人。

原本就是本地的老实人,名叫宋大伟只因为家中贫寒,无法上京赶考。

所以也识字,也懂数算,就在小镇上做了一位账房先生度日子。

然而,运气比较好的是,大明一朝变天了,像他们这样的人,也就有了做官的机会。

事实上,有过算账做账房的经历。

他做起当地的知县,也是轻而易举,而这个地方,也确实需要的是一位懂得数算的官员。

因为需要调度一些材料,还有规划一些道路的修建工作。

简直就是一人身兼数职。

本来就在做完这一次的道路修建工作,就会被调往上面去做一任知州的,奈何这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雨。

瞬间就把他困在了此处。

身旁的还有几名官员,分别是县丞,主薄,典吏,还有巡捕司和断狱,以及财政。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具体分工。

平时都也很忙碌,却没有这一次忧心忡忡。

“宋大人,这一次的情况怕不是很好,这样的雨势,就是咱们翻修过的河道,哪怕全部用的是质量最好的水泥,也不足以挡住天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