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党争的苗头(3 / 5)

言,顿时迟疑一阵,方才犹豫着道:

“是……刚刚传来的消息,大半朝中文武,都亲自前去恭贺。楚王、鲁王、湘王等几位殿下,也都去了,很是热闹……”

听到这话,夏皇点了点头,道:

“倒是不出朕所料!”

夏皇此前,在岐王威势最盛之时,忽然下旨让晋王出府理事。朝中上下揣测个中深意,要么是觉得储位之争又有了变化,要么就是觉得,夏皇在用他的权术手段,平衡日渐势大的岐王势力。

总之不管如何,有夏皇扶持,晋王在将来一段时间之内,威势也会越发厚重。

朝中百官不想得罪,皇子亲王想要靠他再去争一争,今日的寿宴自然是要热闹的!

说到这里,夏皇神情一幽,重重地叹息一声,道:

“朕后悔了!朕如今时日无多,看来是给岐王留下了一道难题啊!”

天子与储君之间如何相处,本就是一千古难题。

之前夏皇的身体日渐康健,看架势,起码能够再执掌乾坤十年。

面对着自己亲手堆出的,影响力日渐强大的岐王,出于皇帝对权势的独占欲,以及朝堂局势平衡的种种考虑,他将晋王放出府协理朝政,想要以此制衡、敲打岐王。

夏皇没有更换继承人的想法,晋王的那些昔日心腹不在朝中,日后便是再鼎盛的气象气势,也不过空中楼阁。除了给岐王做磨刀石之外,再无别的用处。

但谁能想到,国运凝聚,云国也不知道从何处得来的手段,纵然远在天南之地,也能够悍然出手,斩伤夏国的气运神龙。

夏皇凝聚国运的手段,乃是沿袭黎朝之法,与云国凝聚国运的手段,有着不小的差别。其中之一,便是君王与国运之间绑定更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运损伤,夏皇也身受重伤,一夕之间便落到这幅苟延残喘的模样。此前的平衡手段,便成了有可能危害社稷的祸患!

此时的夏皇,除了对云国的愤恨忌惮之外,满是懊悔之意。

老太监四喜闻言,连忙宽慰道:

“陛下何出此言啊?宫中如今丹药不缺,陛下可以随意服用调养身体。而且奴婢如今,已经派死忠心腹,召集道教炼丹高人、医家圣手前来京城,以改进这延寿丹方,陛下不必多想!”

说到这里,老太监忽然一顿,压低了声音,继续道:

“况且,陛下手中,不是还有黎朝秘法吗!黎朝黎醒能够以国运活了六百年,那陛下自然也可以用这法子……”

“黎卫宁这般干脆地献上这秘法,可非是好意!”

老太监话未说完,便被夏皇当即打断。

夏皇脸色沉重,语气艰难地道:

“国运之道的奥妙,如今尚且未曾揣测得透。国运损失对我大夏社稷有什么影响,如今也无法知晓。但看黎朝的下场,也能够隐约猜出一些来。”

“国运昌盛,则社稷安定,国泰民安,天地皆为助力。若国运有损,只怕便是诸事不顺,宗庙动荡,便有倾覆之难!云国小皇帝锋芒正盛,枕戈达旦,有虎视天下,一统江山之野心。所以如今时节,我大夏国运绝不容有损!”

“历代先皇在宗庙里看着朕,朝中文武、国中黎民也在看着朕。要朕去学黎醒,用宗庙社稷来奉养一人,朕还不如一死!”

此时的夏皇说到这里,眼神变得锐利异常,神情坚定无比。

虽然身在病榻之上,脸上还透着几丝病态的红润,但此言一出,浑身上下却不由地带有一股睥睨世间,不畏一死的决然气势。

老太监四喜闻言,心中顿时激荡,各种情绪翻涌不停。看着躺在病榻之上的夏皇,他眼中一红,视线开始变得有些模湖。

恍忽之间,老太监便好似回到了数十年前刚刚登基之时。那时的夏皇,便是像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