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小雪,高考如期而至。
这一天,无数考生满怀期待的走进高考,他们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应届毕业生,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待业的知青,有的是刚刚退伍的军人,有的是工农兵学员。
年纪小的只有十几岁,年纪大的已经三十多岁,在原本的命运里,他们这辈子或许都不会有交集,但是却因为高考而汇集到同一个考点,同一个教室,未来或许还会进入同一所大学,考入同一个专业,住在同一个宿舍。
命运就是如此的奇妙。
时隔多年的又一次高考,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甚至是国家,就连那位老人也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李杰这次分到的考场是首都第十一中学,位于崇文门附近,和天坛公园挨在一起。
第十一中学虽然是50年刚刚成立的,历史无法与那些百年名校相比,但是十一中学的名头却丝毫不弱于这些名校。
因为它是建国以来四九城建立的第一所公立学校,是entre——军——————///委子弟学校,看名字就知道这所学校有多厉害。
天坛公园原主以前来过好几次,经过时远远地看过几次学校的大门,从未进去过。
虽然原主很羡慕能在这里上学的学生,但是对于李杰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以他的层次,随便哪个学校都一样,名校光环对他可有可无,只要他有心,学校最终会以他为荣。
十一中学的校区很大,但也就那样,再大它也只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完全无法与后世的中学相比。
李杰依照着准考证上的信息和现场的指示牌,很快就找了自己的考场。
这时候的准考证和后世的准考证相差的并不大,该有的信息都有,正上方印着四九城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
下方依次印着姓名、报名号、报考科类,县,考试地点,在这些信息的右侧,贴着一张两寸的黑白免冠照以识别身份,防止替考。
由于筹备的时间太过仓促,加上报名的人又多,准考证上的照片盖得并不是钢印,而是用印泥盖得章,另外准考证也没有塑封。
总体而言,这张薄薄的准考证显得有些简陋。
虽然简陋是简陋了一些,但是这一张薄薄的纸却凝聚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
每一个考生领到准考证之后,都是无比的小心,生怕它皱了、折了、湿了、丢了,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摆在自己的视线内,小心翼翼的保管者。
纸张虽薄,却重如千斤,沉甸甸的。
它是希望,它是梦想,它是珍宝,它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上午九点,考试正式开始,第一天第一场考的是政治,每天考两门,下午点半考第二场,文科考史地,理科考理化,明天上午是数学,下午是语文。
第三天考外语,现在的外语不像未来属于必考科目,而是属于加试,不会计入最终成绩,哪怕考零蛋也不影响招生录取。
五门科目也就政治对于李杰有那么一点点难度,因为这个时候的思想与后世完全不同,他必须要收着写,尽量符合当前的时代面貌。
虽说有难度,但是也不大,只要仔细答题,满分不敢说,九十分以上还是有把握的,毕竟严格意义上,他也算得上土生土长,原主的记忆他全都有,相当于他亲身经历过一般。
考试开始之后,教室内只剩下沙沙沙的书写声,监考老师巡视考生的脚步声,以及时不时传来的打哈声、搓手声。
冬天的首都很冷,恰好最近又有一股西伯利亚寒流袭来,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飘着的雪花越来越大。
幸好现在只是下雪,而不是化雪,还没到最冷的时候,虽然气温很低,考场内也没有暖气,手脚冻得冰凉,但是和外界的气温相比,考生的内心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