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邻村的羡慕(2 / 2)

将其中一个工程或者一个工程中的某些项目分派给水旺、尕娃、虎娃等分包商。

比如,如果是简单的盖个民房,像这类的活计,通常一个分包商就能干,如果说是盖一座学校,或者单位宿舍楼,类似这样的工程,一个分包商就没法吃得下,通常都是几个人合伙一起干。

九十年代初,国内建筑行业方兴未艾,即便是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类似的工程队仍旧没有专业化、规模化,更别说地处大西北的宁省了。

因此,在李杰的调教下,马得宝率领的工程队一进入市场,便和其他小包拉开了差距。

毫不客气地说,金滩村的施工队,在当地市场根本就没有一合之敌。

不说别的,单说铲车、挖掘机这类工程器械,其他小包就买不起,而买得起基本都是国营建筑公司。

然而,国营经济发展了几十年,其中的弊端已然露出端倪,在小型建筑工程领域,不论是在员工的积极性上,还是成本上,马得宝率领的工程队都要胜过当地的建筑企业。

所以,除了那些大型的市政工程,其他小型工程只要马得宝想做,基本上就没有拿不下的。

工程队越做越大,跟着马得宝一起做事的水旺、尕娃等人,虽说赚的没有马得宝多,但相比于其他人,他们仍旧属于高收入阶层。

村民们口中说的每天赚个一两百也不是什么虚言,事实上,这些还是他们道听途说来的,水旺、尕娃他们实际上赚的远比村民们想象得多。

过去一年,马得宝一口气接了十个工程,其中五个家庭住房,两个村小学,一家镇医院,一家扬水站宿舍以及一家供电局的办公楼。

这十个工程的总金额超过六十万,而工程队中,马得宝投入的最多,毕竟那些机械都是他‘买’的,他自然是赚的最多的那一个。

不过,马得宝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对于自家兄弟,他是不会亏待的,作为分包商的水旺、尕娃、虎娃,去年他们平均到手的钱最低的也有一万三,最高的更是超过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