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进水了,不然的话,参加殿试的举子是不会夹带私货的。
宫城,向来是神秘的。
尤其是横街之后的内朝,除了侍从官们,其他朝臣鲜有机会来到内朝。
毫不夸张的说,在场的举子们,某些人一辈子或许就这么一次机会进入内朝。
故此,在前行的过程中,举子们都很安静,连低声交流都没有,绝大多数人都在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光景,将其刻印在脑海深处。
其实,将殿试场所定在内朝,不免有激励之意。
如果说东华门外唱名是天下士子的终极追求,那么能够自由的出入内外朝,便是仕官者的美好愿景。
当官的,谁不想穿上朱紫袍呢?
宋史·职官志,已上文武三品已伤服紫,五品已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
五品,几乎是绝大多数官员的上限。
如果没有特殊的际遇,很难突破五品的限制。
基本上也只有服绯、服紫的大臣,才有资格自由出入内外朝。
宫城再大,路程再远,也有终时,绝大多数举子还没有回过味来,路便走到了。
不知不觉间,讲武殿已在眼前。
当众人看到悬于殿上的匾额已经从崇政便为讲武,人群中首次出现了骚动。
那些不明内里的举子,还以为是内侍带错了路。
官家下诏时,明明确定了于崇政殿试举人。
怎地带到了讲武殿?
而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举子,看到这个名字,心中不免掀起了阵阵涟漪。
讲武!
讲武!
此乃艺祖(宋太祖)时的旧称。
太宗时期,太宗改讲武为崇政。
官家怎地复了艺祖时期的旧名?
这,不对劲!
官家乃是先帝独子,先帝又是太宗三子,如此一来,官家完全没理由恢复艺祖时期的旧名啊!
难道是宫中生了什么变故?
不论是惊讶也好,疑惑也罢,并没有为举子们解惑。
没过一会,一阵中正典雅的宫乐便随之响起,听到这华美至极的宫乐,不少精通音律的举子,已然沉浸其中。
宫乐难得几回闻。
这,同样是激励举子们的小手段之一。
几分钟后,宫乐声缓缓停歇,在宫中近卫和内侍的引导下,举子们依次进入崇政殿。
相比于太祖、太宗朝的举子,现在的举子算是有福的。
太祖、太宗朝,举子们殿试时的场所,虽然也是崇政殿,但具体的考试场所并不是殿内。
而是崇政殿外两侧的廊道。
一般而言,殿试举办的时间大约在二三月份,此时的汴梁,虽然已经回暖,但仍有几分冷意。
如果遇到倒春寒,又恰逢大风天,呆在廊道里考试,那滋味,谁待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