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孟启明提出主要基调和表态之后,陆离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端起茶杯,一边借着茶水的余热温着掌心,一边在心中细细沉思。
仔细分析利弊之后,他这才开口道:“余国自然需要去救。但如何救,何时救,该怎么救,这却是需要我等细细思量,反复斟酌之后才可定夺。
如今青阳龙族虽遭神柱山之败,但却也只是折损了羽翼,根基底蕴犹在,如今依旧据有海妖九十万之众,并非是可以轻易相抗的。
而我等南洲援兵这边,虽经过数次增兵,实力大增,但所有修士加起来,也才两万之数。
以两万敌九十万,四十五倍的差距,纵然我东华修士实力远胜过东海海妖,却也最多抹平十倍二十倍的差距。
但剩下还有二三十倍差距,却非单凭实力就能够抵消的。
此时青阳龙族在实力上,依旧是胜于我等的。
是以即便要去援救,却也不能太过急进,要缓缓而图,不可贪功冒进,免得中了海妖之计,重蹈那青阳修的覆辙。
同样也不可进逼太甚,将那海妖逼的太急了,直接与我等决战,那样不仅获胜渺茫,甚至即便赢了,也损失太过惨重了。”
陆离将自己的分析慢慢讲述,把一切利弊,全都摆在了孟启明面前。
后者听了,眉头略蹙,也沉思起来。
陆离见此,饮了一口茶,也不催促,就这么等待起来。
过了足足片刻,孟启明才从沉思中醒过神来,然后看着陆离,目光炯炯的问道:“陆道友说的这些,我之前也都想过,确实是一些难题。
不过纵然这些困难棘手,我等也是必须要去想办法解决的。
总不能因为海妖实力强大,我等就生出畏惧,避而不战吧?
要真是这般瞻前顾后,畏惧海妖实力,我们当初就不会发起这次大战了。
道友能有这些考虑,想来也是早有想法都说出来吧,看看与孟某所想是否吻合,你我二人集思广益,说不定真能找到破局办法。”
陆离闻言笑了笑,微微点头:“倒确实有那么个想法,其中若有浅薄,还望孟道友勿怪。”
他做了一个铺垫,然后严肃道:“其实眼下天涯海阁的危局,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这其中关键之处,便是各地防线在海妖强攻之下,渐渐残破,隐有难以支撑之感。
这其实也并非主因,毕竟余、乐、莒三国,往年在历届洲域之战时,便频遭海妖袭扰,本就残破,元气大伤。
如今纵然损失大些,但天涯海阁应该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有着心理预期。
如今真正令他们感到着急的,实际上是后方的阳、卫两国。
这两国乃是东洲唯三的内陆腹心,是精华所在,也是最后一丝元气,绝对不容有失的地方。
余、乐、莒、莱四国再怎么残破,再怎么损伤,也都无事,只要阳、卫两国不受动荡,那事后只要缓个千百年,东洲便可恢复元气。
可要是连着最后的净土,都无法保证,那即便打赢了这场洲域之战,甚至反攻到了东海,东洲也将真正的元气大伤,数万载都难以恢复元气。
如今前方的余、乐、莒三国在海妖进攻之下,已经难以支应,开始有小股海妖,入侵到了后方三国,似有将战火燃烧到三国的意思。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趋势,所以天涯海阁才会着急起来,想要迫切的改变局面。
不然余、乐、莒三国再怎么艰难,与天涯海阁的地位,也不至于不到十日,就连发两次求援了。
所以只要我们解决这一点,局面自可缓和,天涯海阁那边,也就不会催的那么紧了。”
陆离淡淡说完了自己的猜想,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计划,告诉孟启明该怎么做。
但他相信,后者只要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