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先是找有分量的媒体报道救醒植物人的事情,然后就是帮着杜衡联系了,三个能上电视的访谈节目。
整个操作过程行云流水、循序渐进,颇有一点当杜衡经纪人的架势。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么搞虽然让杜衡最近的名声暴涨了很多,粉丝、病人也多了一些。
但其实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这些反而是次要的。
因为现在要让杜衡有一个质的转变,知名度的宣传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让杜衡多参加一些高端的、有影响力的论坛讲座,多获得几个和医学有关的奖项,最好还是国家级的奖项才好。
只有这些东西,才会不断的增加杜衡的名誉厚度,增加他的底蕴。
要不然,他就真的只是明星,而不是医生了。
而且太过专注于上电视、媒体、网络宣传,搞不好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让人觉得,这人太浮躁,只是个被吹捧出来小丑,而不是一个会看病的医生。
闻仲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减缓了继续曝光杜衡的节奏。
但就算是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其实也是无能为力的。
先不说得奖的事情,就说参加高端论坛会议。
所谓隔行如隔山,一个搞调查的记者,想要把一个医生推到一些高端论坛上,那是没有相应的资源,也没有相应的门路。
而且像医生这种比较专业的论坛,那说实话都是比较排外的。
要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第一种,你要有这个行业认可的能力和名声;第二种,你要在相关领域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还得本钱与底蕴都要厚。
就比如一个搞油墨打印的,你非得凑到电子领域去,你觉得人家会带你玩?你觉得人家会让你蹭?
开什么玩笑,一个大逼兜直接把你扇回去。
这个道理,放到医药行业,也是同样适用的。
而且最重要的,那就是第三点,你得有一个有分量的领路人,你才有进去那个高端论坛资格或者才刚刚摸到门槛。
在这三点中,你最起码集齐了两点,你才能在这样的场合中,坐一坐c位,说说你自己的论调。
要不然,你也就只能在台下坐着、听着、看着。
大家都说现在的学术圈门阀气息浓厚,医疗圈也是如此,甚至是最严重的地方。
所以外人想挤进去,门缝很窄,很困难。
而且每个行业每个人,都是代表着一些利益团体,你想进去分一杯羹,切一块蛋糕,谁能愿意?
除非,现在突然冒出个大金主,人家大把掏钱贴钱的推你,专门为你举办几场高端论坛会议,你才能在身份上贴金。
示意啊,要想打入别人的圈子,想想就行了,别做白日梦。
就拿现在的兰常华来说,他能申请下来‘中医攻克癌症’的国家级项目,那是因为他的很多学生,学生的学生已经拿到了一些资源。
就这事你让杜衡自己去申请试一试,你就看人家鸟不鸟你就完事了。
那项目申请下来了,为什么后续配套的资金和资源跟不上呢?
那是因为兰常华的这个项目,触碰了别人的利益。
尤其杜衡在这个项目下还做出了一点点的成绩,他们就更不可能让这个项目再往下发展了。
这个说的远了,说点近的,就比如这几天他们去参加的这个会议,那还真就是去参会了。
兰常华好歹给安排了一个十五分钟的演讲,可是吴主任却什么都没捞到,就是全程坐在下面听。
但就是这样的会议,现在的杜衡还是接不到邀请。
所以啊,闻仲即便已经认识到了问题,但是他却没办法解决。
而杜衡早就知道这些,他也只是抱着万一的想法,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