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齐孝王(2 / 3)

寻宝备忘录 问花不语 3815 字 2022-02-01

看来,这间耳室本来应该有不少青铜器,只不过已经被扫荡得差不多了,那几件漆木器倒是些有价无市的东西,估计是上伙人没看上,就留了下来。

看着阿飞一脸欲哭无泪的表情,我也很无奈,安慰道:“其实那几件漆木器具等级也挺高的,还不沉,拿着也能卖点钱。”说着,就让阿飞把包里已经没用的东西(比如洛阳铲)扔一扔,装几件漆木器具。

趁他装东西的功夫,我仔细检查了那几个剩下小鼎,发现里面确实都没有铭文,就是当时普通的实用器,就算放到市场上也只能卖个几千块。

突然,一旁装东西的阿飞用手电晃了晃我,叫道:“这里面好像有东西。”,他抖了抖手中的那件漆木盒子,里面传来了金石碰撞的声音。

我听闻急忙凑到阿飞跟前,接过东西,让阿飞打着光。

那是一个长宽高都差不多十厘米的方形盒子,盒身整体是朱红的色调,上面有着一道道极细的黑色弯曲纹路,像是龙又像是某种植物,卷曲点缀着整个盒子。

这玩意一入手,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压手感。这绝非一般的漆木器应有的重量,看来里面确实装了不少东西,我心中也是一阵激动。

在阿飞期待的眼神中,我缓缓拉开了木盒的盖子。映入眼帘的,是足足数十方各式各样的印章,有玉石的、青铜的、木质的…粗略一扫,都是典型汉印的造型,那些底朝天的上面均有或朱或白的篆书印文,直看得我俩眼花缭乱。

“我靠,离哥,这些是什么啊?”阿飞觉得好玩,随手捏起一个,看了看上面的印文,看不懂就又放了回来。

我也随手拿起几个,陈平私印、孔兴私印、宋广洪印……看来这些印章并不是墓主人的,随手拿起的这几个,均是不同人的私印,而私印是汉代印章中的一种常见形态。

看到这里,我心中已经有了个大概,整理了一下想法,便开口说道:“这些都是印章,不过不是墓主人的,而是随葬的百官印信。古代帝王事死如事生,觉得人死了只不过是去了另一个地方生活,所以让手下百官以印信随葬,只不过是希望自己死后那些人依旧能在另一个地方继续追随自己,为自己效力罢了。”

阿飞听了我的分析,思索了一阵,开口问道:“那岂不是说这座墓的主人是位帝王?”

“恐怕也只有君主王侯才有这么大的阵仗了,这墓主人的身份应该不会比诸侯王低。”想想这一路看到的,这墓的规格确实比很多考古发掘的王候墓还要高上一些。

而后的话题便又到了这些印章的价值上,在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阿飞兴冲冲地用卫生纸在盒里垫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摇晃盒子听不见撞击声后,才满意地装进包里。

有了这样的收获,几十万总算是有了一些着落,我和阿飞也准备继续出发,去下一个墓室一探究竟。

本以为前室后面会是主墓室,但当我俩走进这间墓室时,却没有看到任何棺椁的踪影。

这里的构造与刚刚的前室很像,也有石台和四盏长明灯,只不过没了两旁的耳室,只有正前方的一处通道连接着下一处墓室。而这间墓室的两边摆放着两个巨大的漆木架子,上面各挂着一排从大到小的石磬。磬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原理上有点类似先秦的编钟。

看了看这间墓室好像也没什么其他的东西了,我示意阿飞继续向前,前面估计就要到主墓室了。

通往主墓室的这节通道比预想的要长一些,我俩走了十几米后才总算到了地儿。

这是一间宽阔的房间,在墓室的右侧有一只很大的彩绘棺椁,此时已经被人打开了,棺盖和部分椁木散落在地上。

我们的左前方则是一块巨大的青石,雕成了霸下驮碑的样式,碑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环视整个墓室,四周的墙壁上全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