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只是生活的话,当然不用,不过还有别的地方需要。那位在星条国生活的开销可不算少。”
“当然,还有可能是一些慈善拍卖或者是其它需要拿出物品支持的场合也说不定。”
“总之,这个东西,恐怕当年她也不会想到会以这么离奇的经历重新回到国内。”
天都顽主有些唏嘘。
朝代更迭,岁月轮回,看到这东西出现,他也有些感慨。
“那她后来……”
宝友们还想了解更多,可宁帆这里直接打个马虎跳过话题,开始说起下面的文物。
“玉佩?这个可以说说。”
宁帆没有想到宝友们放着玉龙不看,反而要看他最后挑选的玉佩。
“嘿嘿,宁大师最后才出手的东西绝对不简单。”
“大轴子,我们懂的!”
“宁大师赶紧说说,这個东西是不是也是御用的。”
宁帆看着玉佩,摇摇头。
“这个真不是御用的,不过御用的在这块玉佩面前也只能提鞋。”
宝友们全沉默了。
夏国文物分级虽然没有太硬性标准,可一些条件还是在的,比如东西的材质、使用人身份、发生的故事。
如果同一年代,东西材质都一样,御用的东西必然会更好一些。
眼前这个玉佩看土沁之类的特征是明朝前后的。
也不是子冈牌的特征,要说还比御用的好,他们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情况。
“学神的。”
宁帆知道这东西宝友肯定看不出来,直接公布答案。
宝友们微微愣住,不理解学神是什么意思。
“古代也有考试的,考到第一的人,就是学神。”
“状元呗?”
宝友们嗨一声,觉得宁帆小题大做了。
夏国历史不知道举办了多少次科举,一个状元的玉佩,没必要这么大惊小怪。
而且细数一下能听过名字的古人,有孝廉的,有举荐的,还有文名转官身的,就是没几个是正儿八经的状元出身。
宁帆也知道宝友们在想什么,直接道。
“状元多,可是六首状元呢?”
“三元……”
“等等?宁大师你是说六首状元!”
宝友们本来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听到这话后也绷不住了。
“六首状元,这特么是人么?”
也有不懂六首是什么意思的宝友在直播间询问。
城隍寻古哥回过神来解释道。
“古代科举考试从下到上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轮。”
“考过院士称秀才,考过乡试称举人,考过会试称贡士,考过进士则是进士。”
“从县试到殿试,每一轮的第一名都有自己独特的称呼。”
“县试、府试、院试第一叫做案首,而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乘坐解元、会元、状元。”
“一个人能够从县试一直到殿试全部考第一,就可以得到六首状元的称号。”
“夏国文明传承五千年,有此殊荣的不过两人。”
“明朝的黄观和清代的钱棨。”
“只不过钱棨的六首不是一次达成的,而是考了近三十年才完成。”
“相比之下,黄观达成六首状元的时候不过二十七岁,你们想想这算不算学神?”
宝友们咽下口水,完全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五千年出两个,这人数要再少一个,那就是圣人的标准了。
难怪宁大师说这个人的玉佩比御用的还珍贵。
要是这么算,那不只是珍贵,而是珍贵的多了。
毕竟历史上皇帝算下来至少能拉满一个群,可一次性达成六首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