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孵化基地以及进度变化(2 / 3)

文手机在99年出世。

第一款滑盖的在99年出世。

第一款带摄像头的,且仅有11万像素的手机在2000年9月出世。

其余那些眼花缭乱的功能全在2000年后出世。

而且出世,并不意味着普及。

等到国内市场都有的时候,那怎么也得一两年后了。

所以江炎要是现在带出这一系列的技术,并且造出了成品。

别的不用说,赚钱是一定的。

而且还能冠上国内第一自主手机品牌的名头。

最关键的还是掌握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能把一众国际手机巨头炸出心脏病!

搞不好老美直接上智材大棒。

不过江炎也不会这么傻,“黑科技”一点点放嘛。

赚了钱之后怎么办,扩大产能以及周边产业之余,把钱专攻“操作系统”以及“高端芯片”,为以后3g、4g甚至5g时期的智能机时代,甚至为国家高端技术领域作铺垫。

因为2022年的关系,老掉牙的手机技术收集起来也简单。

但想象是美好的,问题依旧在,而且很大。

比如如何把技术落实到实物上的问题,也就是怎么生产,这不仅涉及到手机技术,还涉及到生产等相关技术,也就是一个工业的问题。

光这个,就得头疼许久。

好在,江炎现在是一名工程师,身边的朋友同学也有许多是相关行业的。

所以群策群力,大致问题应该很快就能做出方案。

于是江炎直接拨出电话:

“喂,老同学,多年不见,出来聊聊?”

四小时后,江炎来到羊城。

因为没有疫情,所以从香江北上很简单。

和第一个约好的老同学见了面,江炎直接就问了:

“如果你拥有现在的手机技术,回到98年,你会怎么做?”

老同学:“我认为”

24小时结束。

天地旋转,江炎回到现实。

空间中的电脑里已经装了许多的资料。

这里面有各种手机技术的资料,手机行业发展的资料以及各个老同学提出的一些想法。

看着很详细,但远远不够。

江炎也明白,这玩意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得穿越许多次。

特别是技术的收集,有些技术依旧麻烦,甚至得拿枪顶着人脑袋去抢!

而关于起步计划,除了纸上谈兵,还得去实地工厂考察。

等确定下来后,一步一步实现又是漫长的时间。

累么,是很累。

但有意义。

手机虽小,但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芯片”以及“操作系统”的问题。

“芯片”很难,“操作系统”也是座大山。

国内除了“鸿蒙”,没了。

江炎不求完全越过“芯片”,但“操作系统”是没问题的。

照搬嘛!

提前做出来,不就是国产的了?

为啥不现在搬?

这得有人才行啊,而且还得各种硬件相关的配合。

这玩意儿可不是电脑敲出来就行的。

是个超级大的产业。

所以现在才是98年,随着时代浪潮的推进,慢慢达成这个目标即可。

真要做不到,那咱光卖手机也不亏了。

总而言之,江炎现在要是真的想做划时代的手机。

那么接下来他就得做两件事。

第一就是继续穿越,不断穿越。

第二就是在现实中,先组建高级人才团队了。

团队负责把超越时代的纸面技术落地。

“所以,就叫它孵化基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