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 神专,开始过度解读了(3 / 4)

否能维持统治”的问题依旧彻底不用聊了。

聊这个没意思,他们反而还希望明天专辑出来后,其他那些唱片公司和歌手是什么表情。

而当悬念已经没有了之后,接下来大家关注的点便开始了转移。

转移的方向,就是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歌,是不是还会有惊喜。

另外,一开始那个问题也慢慢有人开始好奇起来。

那就是江炎为什么把歌分成三部分?

而现在,当大家看到第三部分的第一首歌名后,有的乐评人已经“知道了”江炎为什么要把21首歌分为三部分,且要这么分的原因。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得先听歌。

很快,第三部分第一首歌开始了。

《怒放的生命》,词曲江炎。

这是今年春晚的歌曲,乐评人以及很熟悉了,所以不用多说了。

至于没有明的问题,员工们有些失望,但大部分乐评人却表示这才正常。

励志歌曲,用不着太多说明,都在歌声里。

果然,下一首也同样如此。

《不为谁而作的歌》,词曲江炎。

依旧没有说明,而歌词大意也依旧励志。

“梦为努力浇了水

爱在背后往前推

当我抬起头才发觉

我是不是忘了谁

旋律依旧抓耳,辨识度十足,质量同样超高,算是金曲也依旧不为过。

乐评人们欣赏完后,点头称赞的同时,不少人也确认了江炎把歌曲分三部分的原因。

第一部分是“日记”,第二部分是“商业流行”,第三部分是“励志专区”。

“日记”代表了个人表达以及艺术探索,“商业”是迎合市场,“励志”就更简单了,区分开来只是不想让人觉得太商业。

如此一结合,也能最大限度考虑到商业性以及口碑。

众人点头表示认可。

换做别的想要稳住位置的歌手,这样做确实算是最保险的。

不过仔细想想,这依旧有些不合理。

因为目前这么多歌,除了个别几首可能质量不是特别好外,其余十几首歌,那是单独拎出来依旧能成为主打歌的存在。

所以江炎这样做肯定是有些用力过猛了。

那这样的话,就是说江炎不知道自己的歌的质量?

他们当然不会这么认为。

所以问题依旧没有结局。

而最后的三首歌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我的歌声里》,词曲江炎。

《思念是一种病》,原唱:齐晴,改编:江炎。

《所念皆星河》,词曲江炎。

“好家伙,这风格够乱的,改编的曲子都放进来了。”

听完最后一首歌后,乐评人开始挠头了。

最后这三首歌说励志吧,肯定说不上,说情歌吧,为什么不放到第二部分区?

但要说随便放的吧,那也肯定不对,因为很快有人就抓到了一点:

“第三部分的主题,似乎是‘思念’。”

此话一出,众人点头。

但很快有人反驳:“不对,《怒放的生命》哪里有思念了?”

《我的歌声里》思念的是某个过往的友人,《思念是一种病》更不用说了,《所念皆星哥》一样是思念,但《怒放的生命》思念了什么?

这时那人就说了:“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这是不是思念过去的挫折?这也是思念嘛。”

这话一出,众人再次点头。

但依旧有人表示不同意见:“这有些牵强。”

“那你说说看是为什么要这么分?”

“我觉得这还得看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