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马谡是非常有争议性的,先帝刘备认为其志大才疏,言过其实,告戒诸葛亮不能重用。但是诸葛亮却认为马谡是旷世奇才,璀璨将星,在第一次北伐时,力排众议提拔了他。
而后,便有了蜀汉今日之盛。
在街亭之战之前,马谡在蜀汉将士的心中一直都是言过其实、纸上谈兵的代表,持这种观点的也包括四大部将。
可以说,整个蜀汉军界,除了诸葛亮,就没人看好马谡,也没人待见马谡。
因为那时候的马谡最好夸夸其谈,爱逞口舌之利,虽说凡有军国大事,诸葛亮常常问计于他,马谡也屡献良谋,为蜀汉分忧,但他实际上却不负责任何具体事务,只是个参谋将军。
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国家里,大家每个人都有事做,就马谡没事做,却偏偏拥有什么事都插一句嘴,什么事都指点一下的权力。
大家都烦透了他,却碍于诸葛丞相的面子,忍而不发。
直到街亭之战后,这种情况迅速发生了改变。
众人忽然发现,以前那个好吹牛皮,什么地方都要插一杠子的马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比诸葛亮还谨慎的军事天才。虽然在那之后,马谡依旧很傲气,但却是很少对别人指手画脚了。
直到这时,包括四大部将在内,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马谡身上的闪光点。
马谡自幼熟读兵书,兵法战策造诣很高,才华出众,文武双全。
也许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马谡才获得了诸葛亮的器重,每次出行军打仗都把他带在身边,时常促膝长谈,研究战略战术。
特别是在建兴三年南征南蛮的战争中,马谡所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略主张,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并籍此彻底平定了蜀汉南方的隐患,基本达到了诸葛亮发动此次南征的战略目的。
南征之后,针对蜀国兵马疲弊,国小民寡的现实情况,马谡进一步提出了“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当时虽未被诸葛亮采纳,但在后来,诸葛亮还是悄然间采取了这种休养生息的战略。
虽然蜀汉在最近四年内发动了八次北伐,但其实并没损耗多少国力,光是头一年(228年),蜀汉就发动了三次北伐,之后的四次北伐,也大都是以牵制、制衡为主,基本上很少与魏国发生激烈战斗(最激烈战斗都是在马谡指挥下发生的)。只有眼下这一次北伐(第八次北伐),诸葛丞相摆出了破釜沉舟的架势。
四大部将有时候也会好奇的想,先帝刘备究竟是在什么样情况下,给马谡下了这样一个评语?
要说以前大家虽然讨厌马谡,心里还是认为他有本事的,至少在参谋军机这方面,马谡在蜀汉是领袖群贤的。
或许,先帝刘备只看到了马谡的夸夸其谈的一面,认为他只是个是理论派,搬到现实中来肯定是不适用的。再加上先帝刘备并不具备高超的战略眼光和对战局的敏锐洞察力,所以无法发现马谡分析局势的敏锐眼光和战略规划的优秀之处,所以觉得他言过其实,不堪大用。
思绪回转,四大部将又想到马谡如今的崇高声望和赫赫战功――这让先帝刘备那句“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评语成为了笑话,并不时被马谡拿出来鞭尸。
之前每次打了胜仗后,马谡都会自言自语地说一句“本将如此努力,不为别的,只为证明先帝他看走了眼”。
每次听到这句话,四大部将的感受都不相同。一开始他们只是觉得好笑,认为马谡是“小人得志”后的反嘲。
之后再听这句话,他们却从里面听到了惆怅和惋惜。
现在,再次听到马谡说这句话,四大部将却从中听出了苍凉和释然。
恍然间,他们觉得眼前的马谡十分飘渺虚幻,彷佛与他们并不处在同一高度。马谡就像站在九霄云外的主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