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峰等人安静地陪着霍千里站着,默默地思考着一个同样的问题:
这些村子的出路,在哪里?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这是三位村长鼓起勇气来找到霍千里的目的,其实也是他们作为千符镇领导必须要思考的内容。
霍千里很喜欢站在山坡上想事情,站得高看得远,山坡上的风也能让人更清醒。
秋风将他脑海里这一天半看过的一幕幕翻起,他扭头看着众人,“有什么想法?都聊聊?”
曹青峰直接开口道:“霍书记,以我个人的浅见,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就是加大各村与产业园区的融合,深度绑定在中药材种植的路线之中,加大对土地流转、零散务工、产业园区就业等各领域的扶持,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交通、民生等方面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第二就是走各自的特色发展之路,竹阳村就依托竹编工艺,牛角村就发展果树种植,走当初霍书记您在虎山村设计好的路线,以特色为根基,搞订单农业之类的。弄到虎山村那个地步肯定不现实,但是大幅度改善经济民生还是有可能的。毕竟有霍书记设计好了的成熟路线可供参考。”
能够被组织选来做霍千里的副手,曹青峰不止是因为跟霍千里曾经的那点交情,在李乔身边耳濡目染了多年,他在见识、能力、手腕上都拿得出手。
这一番话,说得也让一旁的高远明和肖尧等人微微颔首,基本将他们能想到没有想到的点都说明白了。
事实上这个也没什么深奥的,因为这两个点是这些村子唯一可以依靠的点。
如果不这么搞,任由这些村子自行发展的话,就只能和大多数村庄一样,能出去打工的出去打工,不能出去的在家沉默地守着几分薄田,如同沙滩最远端的地方,只有在涨潮涨到最大的时候,迎来短暂的喧嚣和热闹。
高远明开口道:“具体选哪条路,霍书记您定夺。”
霍千里的目光在众人脸上转了一圈,然后定在曹青峰脸上,微笑道:“为什么要选?不能全都要?”
???
这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曹青峰皱着眉头,“书记的意思是都做?”
“对啊!”霍千里点了点头,“为什么不可以呢?”
他笑着道:“一部分,以土地资源,种植中药材,介入产业园区成熟的产业链,作为有保障的兜底收入;另一部分发展特色产业,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卖什么就卖什么,我们政府进行产业帮扶指导,帮忙对接各方资源,保障村民利益。二者同时展开,至于最后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了东风,那就看各村产业发展的情况。”
众人思考着这个点,琢磨一下好像也真的还可行?
“会不会四不像,两头不讨好啊?”肖尧开口问道。
霍千里看着众人,“其实,从最开始,也就是五年前,我们的规划就不只是在千符镇发展丹参种植和生产这个单一的内容,而是打造一个以丹参为核心,中药材种植为主要方向,多种业态协同发展的路子,要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打造一个协调融合的发展生态,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工业基地。”
他叹了口气,“结果现在,五年过去了,我们的产业园区,还是只有丹参的收购、和生产,甚至都没有扩展出在丹参这个品类上其余的功能,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想想办法,争取建立一个能够让全镇乃至周边乡镇,都能够协同参与进来的模式,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富了一个,穷了一窝。”
高远明迟疑道:“霍书记,我请教一个问题。现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虽然并不如您当初的设想,但是,现在产业园区的运营是比较成熟的,是否真的有必要做大幅度的改动啊?”
霍千里平静道:“成熟的确成熟,对镇上的拉动也比较大。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