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的话让张策的神色一愣,他没有想到李儒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回过神来。
张策斟酌了一番轻声说道:“董相国未败走洛阳之前,我敬他所为,因为他做了策未来想做,而当下没法做到的事情,对门阀士人开战。”
“凭此一点,他纵然不为英雄,可也称的上一个豪雄!”
“但是……”
张策的语气忽然一变。
“在其火烧洛阳之后,迁都长安的时候,某不屑于他的所为。”
“因为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懦夫,早已没了当初初入洛阳时,立志匡扶社稷的豪情。”
董卓是否有过匡扶天下之心?
在张策看来,应当是有的。
董卓入主洛阳之后,他若是想掌控朝堂,一个无能孱弱的汉家天子岂不是更容易掌控。
然而,董卓却是没有这样做。
在愚笨的汉天子刘辨和聪慧早智的陈留王刘协之间,他冒着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年少时就已经初露峥嵘的后者,将之扶持到了天子之位上。
难道他就不怕自己将来待到少年天子成长为一代少年雄主之后……
对他进行清算,使得陇西董氏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汉家天子多是凉薄之辈,霍光前车之鉴在前,张策不相信董卓会看不到这一点。
明知如此,还毅然的选择这样做,是他董卓蠢还是脑子有病?
一个脑子有病的愚蠢之人,不可能会得到数十万西凉儿郎的拥簇。
不会得到李傕,郭汜,徐荣,樊稠,华雄这等猛将的效忠。
更不会得到李儒,贾诩这等智谋之士的暗中投效。
念及此,张策心中发出一声嗟叹。
兴许!
董卓领兵入洛阳之时就曾幻想着欲要效仿周公和霍光,在数十万西凉大军的支持下匡扶汉室的。
所以他废掉了看起来无能怯弱的天子刘辨,选择了有中兴之姿的皇子刘协。
怀着这种复杂的心绪,张策东顾洛阳,看向了同他隔着千百里的北邙山。
依稀间……
他看到了当初的董卓与尚是陈留王的皇子刘协。
马车车驾之上。
刘协搀扶着浑身战栗停,身体抖动如筛糠的兄长刘辨,绷着个小脸强装镇定的怒喝着董卓,质问其缘何见天子不拜。
暗地里,冷汗早已经打湿了他的后背。
在刘协的对面。
董卓身披甲胄,腰佩利剑,威势如虎。
远不是不远处两条落难的“小龙”所能睥睨的。
在董卓的身后,数千如狼似虎的西凉铁骑策马而立。
他们看向发出呵斥之言的年幼皇子刘协,仿佛在看一个笑话。
然而。
让所有西凉军将士都没有想到的是……
面对天子刘辨都不曾跪拜的自家将军,在面对陈留王刘协的喝问之时却是放下了心中的骄傲,当着所有部下的面恭敬的下马上前见礼。
在众目睽睽之下……
以臣的骄傲。
成全了王的尊严。
张策毫不怀疑那时的董卓与起初欲当汉征西将军,死后立曹侯之墓的青年曹操一般无二。
皆为汉臣,皆存匡扶大汉之志。
奈何!
这操淡的世道让他们背离了自己的初心,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一个成了董相国!
一个活成了曹丞相!
汉家不是那么好匡扶的,英雄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就跟曹操被世人骂为曹贼,唾弃了一千八百多年一般。
董卓更惨!
很快的为自己当初的抉择付出了代价。
这位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