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桂榜即出喜事临 文臣封爵追先祖(2 / 4)

抱住,一摸额头,惊叫道:“父亲,兰哥儿额头好烫!”

因为回避的规矩,作为顺天府治中的贾政并未一同进入贡院监考,这九天在贡院外算是受尽了煎熬。

原本就担忧孙子的贾政一听这话,当即就跑了过去,接过贾兰就往马车那边跑:“快去请太医……”

……

乡试的考试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个类型,第一场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三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字以上。

第二场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三百字以上,当然,每届根据时局又有变通。

第三场,以五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从考试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儒家经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核心内容。

林枢作为今秋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基本上总揽了此次乡试的大小事。从巡考监考到批阅答卷,林枢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这场特别的考试当中。

前两场的考试主要是针对考生对经义的熟练程度,林枢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第三次的策论之中。

内阁首辅魏庆和早就拟定了顺天府乡试的考题,除了皇帝与魏庆和,正式开考之前,没有人知道考题是什么。

“汉宣中兴,丙、魏为相,后之人言为相之贤者必稽焉,宜其有兴树之业显于世也。及观其纪传,亦无他功德,相独有《明堂月令》一章,吉之事大概而已。不识丙、魏之所以得贤于后世者,可得见乎?”

大概就是说汉宣帝的时候,丙吉和魏相两人为宰相,其实他们也没干啥啊,为什么说他们是名相呢,大家来谈谈。

魏老爷子会玩啊,拿这么大的问题来考这些学子,不怕这这些学子考熟了吗?而且这两日老爷子上书宫中奏请致仕,朝野议论纷纷,出这道题,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第二道题更绝,“迩年以来,内外大僚,寥落晨星。台省诸员,强半空署。或以一人摄数篆,或以一差兼数年。处处皆虞代庖,人人久苦积薪。加之九塞飞书,诸司积桉。老库将竭,京粮告罄。何故?当如何?”

林枢都觉得老爷子有些过分了,让这些学子给朝廷出主意整顿财税,这和赶鸭子上架有什么区别。唉,为这群考生默哀三十息!

前面两场的答卷林枢只是象征性的跟副考讨论了一下,他把重点放到了第三场的时务策上。

虽说他对这场考试的成绩不报多大的希望,但还是极为认真的在考生中默默选取着能够入眼的人才。

果然,大部分人直接倒在了第一道考题上,好不容易凑够了字数打完了第一道题目,将近九成的人被第二道题打懵逼了。

这年头对财税忧兴趣的读书人不多,户部每年夏秋粮税到京后都会征用大量的民间账房先生,帮助户部统计数据。要不然光靠户部那点懂得税收的人,一年的账本能查到三四年后。

熬了一天一夜,林枢带着人总算是把所有的答卷都批阅完了。按照早前就定好的名额,桂榜初拟。

揭开弥封,一一抄录在黄榜之上。

时至傍晚,黄榜加盖诸考官大印之后,封存完毕,就等明日朝阳升起之时,贴于贡院之外,张榜公布。

林枢回到府中之时,已是夜幕降临之时。

在贡院呆了整整十二天,虽说贡院给诸位考官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条件,但又是风又是雨的,贡院那种地方,肯定比不得家中。

"target="_blank">http://www.>

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舒适的居家常服,林枢在躺椅上一瘫,动都不想动一下。

“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