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对得起百姓?之前你不是都说了,这读书人读书为了什么,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忠心我大哥,那你读书又是为何?你这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又做到了哪一点?”
乌力罕的反问顿时让无先生有些哑口无言,沉默片刻,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心里实际上比谁都清楚。
治国和打仗是两回事,大王子打仗勇猛,镇守边关敌人根本就不敢来犯,即便来犯,也不敢走他所在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边关能和平的一个原因。
自己当初跟随他那也是看到他这点,哪知道后来他居然有意打算争夺王位,自己顿时就觉得有些不妙,也提出过一两次,然而每次都被反驳,后来更是破然大怒,自己也不敢在提及,毕竟自己奉他为主,他想要王位,那么自己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他拿下王位便是。
可是平心而论,无先生非常清楚,大王子有打仗之勇,却并无治国之能,更加不可能以他的勇猛来面对那些各怀鬼胎的大臣们。
他当上了这王,在无先生看来,实际上也就是这兀良哈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开始。
这历史上能又能打仗又能治国的人并不多,除了勇猛之外,还得要有雄才大略才行,除此之外,现在兀良哈所需要可不是战争,而是和平。
乌力罕见此,道:“先生如此一叹,倒是说明了一点,至少我说对了,先生心中有抱负,有雄才大略,可你也知道,跟着我大哥,你根本就实现不了,暂且现在不说我大哥的计划能不能实行,就算能实行,要不了一两年,先生也只有两个选择,第一要么死,第二要么逃,我大哥那人我心里清楚,他治军严明,士兵都崇拜他,只能说他是个好将军,却绝对好国君,他容不得别人在他旁边指手画脚。”
说道这里,乌力罕拿起刀,选了一块最好的肉放在了无先生面前的盘子里面,道:“我大家不能做到的,本王可以做到,先生的雄才大略实际上和我的心里的构想那是不谋而合,无先生与其跟着我大哥就如飞蛾一般,为何不跟着本王,你心里所想,心里所思的那些东西本王都能让你实现。”
无先生看着眼前的肉,再看看眼前的乌力罕,道:“王子的厚爱在下只能心领了!”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气节,当然,这气节很多人看来就是迂腐,很多人要是明白什么叫做良禽择木而栖的话,自然也就可以避免很多悲剧,比如说方孝孺。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不过后来朱允炆的的一系列政策终于让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朱允炆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在建文四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考虑到他当时的身份,所以朱棣让他草拟即位诏书,但是却被拒绝,大怒之下的他被朱棣灭十族,共计873人。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施以凌迟杀害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
对于方孝孺的这种做法,自然褒贬不一,有些觉得他过于迂腐,不懂得审时度势,当时朱允炆自焚宫中,生死不知去向,天下已经都归朱棣所有,只要要动笔写一纸诏书,那么之后高官厚禄还是等着他,而他效忠的朝廷还是朱家的天下,并没有改名换姓!当然,也有些敬佩的他的气节,刚直不阿。
然而,最让人可惜却是那被诛杀的八百多人,他们完全就是无辜。
乌力罕反问道:“难道先生一辈子读的圣贤书就甘愿如此白白浪费?”
无先生道:“王子厚爱在下心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