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工艺保守估计值三百七十万。”
季晟心头一跳,他咽了咽口水,问道:“算上工艺呢?”
俞老师无奈地摇摇头,“可惜不是什么雕刻大师的手笔,不过雕刻工艺也算上佳,而且胜在没有刻字,应该还能再上浮一二十万吧。”
季晟吃惊,有些不敢相信道:“这块印章值三百八十万?”
“三百八十万只是保守估计。”宁姐接过话头,“一六年秋拍,一枚二十六克的清代方章拍出了二百三十万高价,是蕴含历史底蕴,不过那块方章质量可比小季这块差不多了,而且这两年田黄价格又窜了不少,一般质量不错的田黄章,达到五克以上,每克大致在三万元以上,像小季这块都已经是田黄冻了,一克卖九万十万不成问题。”
李老板眼馋的搔头抓耳,道:“小季,卖给我,卖给我。”
老张瞅瞅他,“不知道规矩?”
李老板苦笑一声,“得,我还是拍卖的时候竞价吧。”
季晟又问道:“那么我这块起拍价多少?”
“起拍价肯定要比实际价值稍微低点,我个人建议三百万起拍价比较好。”俞老师道。
季晟没什么意见,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俞老师才恋恋不舍放下田黄印章,转而看向南红雕刻。
这些东西都是在文物商店买的,季晟并不觉得会有假货,不过他很想知道估价多少。
同样由俞老师鉴定,他拿出强光手电筒对准南红雕刻,似乎知道季晟并不太懂,有意无意多说了点,“判断是不是南红,首先呢,咱们用强光对准玛瑙,如果是南红能看得出里面有无数个朱砂点聚集形成的红色,这个特点是其他玛瑙不具备的,如果非常红的南红,光打不透,此鉴定法不适用……嗯,好吧,你这块不适用这个方法。”
季晟问道:“那需要怎么样辨别呢?”
俞老师继续说下去,“那就需要大量经验了,质地好坏是评定南红的重要指标,如陈性《玉记》所述:体如凝脂,精光内敛,质厚温润,脉理坚密。一块好的南红,看上去很舒服、柔和,给人滋润感,你这块有这种有这种感觉。”
随后他又说了一大堆。
首先南红玛瑙分为锦红、玫瑰红、朱砂红、镐红,红白为本色。
季晟这块看上去像锦红。
其次,南红玛瑙形状大多数像马铃薯,季晟这块已经被雕刻,不好在判断,但俞老师经验丰富,确定真南红雕刻是真品,并且没有任何裂痕,算上品了,最后就是称分量多少。
这块南红雕刻大概五百六十克,不算大也不算小。
鉴定完之后,俞老师介绍市场价格,“下品南红一百块每克都不到,中等品质的一两百,你这块锦红,是被人们看好的颜色,这就是上乘的宝玉石级的南红了,每克破千半点问题都没有,碰到识货的人千每克都可能,具体能拍卖出什么价格不好说,不过你这块雕刻工艺很不错,我觉得能拍出高价。”
季晟询问道:“那我这块南红起拍价开多少比较好?”
俞老师建议道:“我建议按照按照每克一千五来拍卖,低了,别人有可能当成假的,高了,超出很多人心理承受范围,五百六十克的话,起拍价八十四万比较好,不过存在流拍的可能。”
俞老师保守估计的价格要比沈霞估价低点。
季晟也不懂行情,想了下,“就八十四万吧。”
估价是一回事,拍卖又是一回事,要是碰到喜欢的,翻个倍都可能。
随后,湖笔笔身是黄玉制作的,也在俞老师鉴定范围里。
虽然黄玉质量上乘,但笔身料子比较少,雕刻工艺还不错,俞老师给出的建议起拍价是十万块钱一支笔,四支笔就是四十万。
东西一样样鉴定估价。
康熙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