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标准,怎么可能是明确的硬性的指标?许多东西都是可操作的软性内容,这就增加了更大范围的争斗,和结果的多样性,也许本来客观上只有二十人,一番操作以后,就变成了四十人。
也就是那些本来不够格的人选,他们本来只能征取县丞县尉一级,一番操作以后,也来竞争县令了。
当然,如果这个县令是个肥缺,更高级的官员,也许加入进来。
根据宋代官场惯例,每一个差派官,都有五六个职阶官与之对应,这进一步增加了竞争对手。
这种庞大的竞争对手作为基数可谓条件优越,可是它并不能保证被选中的人就是最合格的人。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恰恰相反,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越离合格条件远的人他争取得就越努力。
比如,别人只花一千两银子当润滑剂,他却愿意拿出一百万两银子打通关节。
那么,谁的中选可能性更大,岂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
一个人是否符合满足当那个县令的条件是软标准,可是银子却是硬邦邦的。
这就带来一个非常恶劣的后果:劣币驱良币。
也就是优秀的好官不屑钻营的候补官员继续坐冷板凳,而那些善于钻营不走正路的人充满官场。
而这种后果就是因为庞大的官员后备人选直接而自然造成的,是皇帝该认识和解决的。
就是皇帝的错误造成了洪洞县里没好人,好人不能久站朝堂。
相反,如果只有一个人合格,二话不说就让他上了。
省了多少事、多少钱?减少了多少麻烦?提高了多大效率?
更重要的是,这个宋朝官场的道德水准该有多大提高?
甚至皇帝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毕竟没有奸臣蛊惑,他坏也没有方向了。
人多事多可能造成最差的人当政,这只是一个方面,人多生事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二,剩下的十九个人制造了多少麻烦?
因为竞选失败,落选的人有了共同的敌人,就是那个成功上位的县令。
从第一天开始,把他弄下去就成了大家不言自明的目标,可以预期各种合法的非法的手段,从此就会层出不穷,从这些老对手纷至沓来,当然还有从新对手而来的攻击。
每年都有新科科考成功的新生力量加入竞争,他们也顺理成章将老一辈推进一步。
效果都是更多人来到那个县令面前,成为和他对战的有生力量。
吹毛求疵找他毛病必不可免,玩儿阴的,让他在这个世界消失,至少在大宋没有立足之地。
面临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那个县令又可以有多大精力干好本职工作?
这是从外部环境衡量。
如果从他本身来看呢?
他本来就是靠钻营才干上这个县令职位的,正经本事有限,全心全意干工作估计也就是维持现状。
还得说那是他在没有干扰不分心的情况下。
在宋朝的为官环境下,那个东西就别指望了。
各种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他觉得大概自己很难干到任期结束,更难做出成绩。
那就必须抓紧时间实现首要目标。
首要目标当然是赚钱了。赚钱的前提当然是把原来钻营花费的钱拿回来。
捞本和赚钱这两件事一进入他的执政目标,那就摧枯拉朽,强行推行自己的轨道。
这种机会实际不是很多,如果他不想吃得太难看,就要千方百计寻找机会。
王安石的变法就是潜在的机会。
其实,不仅仅是王安石的变法,任何人的变法、甚至任何变动,都是有心人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持重之人有个观念,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