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开始撤离之后,新军军心终于完全安定。
原来杜曾下定决心,先命骑兵快速回援,自己再引军慢慢退还襄阳,以防桓景偷袭。他光靠骑兵就击退过一次陶侃,这一次骑兵加上江陵城的守军,再一次拿陶侃刷战绩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于是骑兵先撤了一日之后,杜曾的步兵主力才趁夜拔营从宛城离去。桓景见到杜曾拔营而去,却并未立刻追击,只是命军队先进入宛城之中休整。
新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宛城之内,沿街散发军中本来就不多的军粮,城中军民相拥于道,都赶来围观。他们面有菜色,但脸上一副劫后余生似的欢悦。
道路尽头府衙前,荀崧长跪不起,桓景见状,赶紧下马,上前将他扶起。
“若非桓刺史南下,全城良贱化作齑粉矣!”
“若非将军尽力守城,司州军马有如何能够顺利救援呢?此亦将军之功也!”桓景温言抚慰道:“何况,若非令爱荀灌冲出重围,会见舍弟,与之前往洛阳报信,我还以为宛城已经陷落了呢!”
听到荀灌的名字,荀崧抬起头来:“灌儿如何了?她怎么没有和你们一道前来?”
桓景闻言,就将自己派遣荀灌前往陶侃处报信的消息,告诉了荀崧。
听闻女儿无恙,荀崧愣了半晌,忽然向前一扑,用双手紧紧箍住桓景的腰:“恕鄙人冒昧,还请求桓刺史一事。”
“但说无妨。”
“刺史于南阳百姓,还有荀某有再生之德。若是此番灌儿得以生还,刺史亦是盛年,还望不以家门为鄙,行关雎之礼,钟鼓乐之!”
若非好好上过语文课,桓景还没法一下意识到“关雎之礼”这个典故——这是要桓景娶荀灌为妻!
桓景脸上闪出一阵飞红。
颍川荀氏是顶级望族,和母亲的太原王氏,“望不以家门为鄙”不过是谦辞罢了,自己配不配得上还是两说。但自己早已有了妻室了。
“荀将军,我已经有妻室了……”桓景面有难色。
“那么”,荀灌咬了咬牙:“还请刺史纳小女为妾。当下乱世,她唯有在刺史治下,我这做父亲的方能心安。”
桓景明白了,这并不是荀崧为了报恩,一时心血来潮之语。而是作为一个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在乱世保全性命,并且通过与司州联姻,来换取南阳一地的安宁。
然而这个时代,妻和妾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作为名门荀氏出身,荀崧能够纡尊降贵,让女儿嫁给自己做妾,这简直令人不敢相信!
但桓景也有自己的顾虑。且不论燕燕那边会怎么想,自己若是接了这门亲事,那么不光南阳的事情,自己必须得管,自己也牢牢和荀家捆绑在了一起。
但自己此行前来,只是为了保证一个安稳的南境,并没有常驻南阳的打算。
而且荀家的门第,到底是正资产还是负资产,并不是一件清晰的事情。
先是荀家族长,晋司空荀藩,将赌注押在他外孙司马邺的小朝廷上,指望靠着这个成为外戚。但后来在入关中的途中,荀藩的势力被驱逐,他自己也死在逃亡的路上。现在荀家家中唯一有军权者,其实只有荀崧一人了。
而荀家在朝中是否有得罪过什么其他势力,还未可知。至少,现在长安主政者,已经无一是荀藩的势力,与荀家的关系,肯定说不上好。而江东的琅琊王,对荀藩当年擅自拥立司马邺,估计尚且耿耿于怀。
想到这里,桓景不禁感叹:这些世家大族的眼光还真是毒辣,难怪这么多代以来,即使仅仅靠着联姻关系,也还能保持权势和地位。
“将军的诚意,我心领了,然而……”
话方才说一半,荀崧抱得愈发紧了,弄得桓景哭笑不得:“桓刺史有什么条件尽管说!荀某愿意肝脑涂地。”
他望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