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侯,石虎手下不过一两万人”,程遐与张宾不和,所以这一次也毫不例外地提出质疑:“而且少将军手下那些人都不是老营,不过是两年内纠合而成的一帮乌合之众,如何能守住枋头?”
“枋头能不能守,并不在于石虎有多少人,而在于祖逖、桓景之流愿不愿取之。”张宾并不偏头看程遐,只是躬身进言道:“自去年与汉主交战后,其军疲惫,此其不攻者一也;王浚虽为晋人,实乃晋室之寇仇,即便其邻刘琨也不会相救,又何况远在千里之外的祖逖,此其不攻者二也。”
“既然南边晋室注定不来进攻,而王浚秋季必然南下”,石勒目光灼灼地盯着张宾:“自蓟县以南,河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王浚部下精骑居多,必能凌虐我军兵阵,吾辈又当如何是好?”
“既然无法守,则应当进攻!”
张宾斩钉截铁地做了个手势,引得一旁胡羯诸将窃窃私语。本来以为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晋人老头,不过是一介谋臣,自当懦弱求稳,没想到竟然有如此胆魄,也不知是不是大话而已,毕竟张宾本人可没有领教过王浚的军势。
而对于石勒军中老营将士而言,王浚可谓是老熟人了;对于石勒本人,王浚甚至算得上是一个心理阴影:
永嘉二年的时候,石勒方在河北刚刚发家,曾经侵袭常山郡,王浚令大将祁弘领兵轻易击破。
次年,也就是永嘉三年,经过一年休养生息,石勒又吸纳了不少成都王司马颖的余部,势力重新壮大起来。于是他自以为兵马充足,再次进攻常山郡,王浚亲自带着鲜卑骑兵支援常山,最终在飞龙山又一次大败之,这次诸军几乎被打散,石勒费了很大力气才将先前的部众重新集合起来。
自此以后,石勒再也不敢打幽州的主意,于是转而率兵南下,渡过黄河,张宾也在此时方才加入石勒军中。
石勒这一次又面对王浚,还是心有余悸,但既然张宾有计谋,那么多半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于是他仰望片刻,又问道:“可是右侯,我军本来就弱势,又如何能以弱敌强呢?”
“王浚军力所以强大,并非其能练兵,而在于其能统合鲜卑诸部,是不是如此?”张宾率先发问。
石勒仔细思考过去失败的经历,也渐渐回忆起来,王浚的本部军力并不算强,最可怕的还是王浚军中的鲜卑骑兵:“然也,其鲜卑铁骑悍不畏死,又都身着铁甲,我军军阵根本无法阻拦。”
“可是为何就王浚能够统合鲜卑骑兵呢?为何其他人就不行呢?”张宾又问:“我也是冀州人,王浚此人,我素有所知。其性贪虐傲慢,并不是能够礼贤下士之人。他自家百姓尚且怨声载道,如何又有能力统合鲜卑人呢?”
这个石勒熟,于是立马回应道:
“右侯有所不知,鲜卑人之所以站在王浚一方,倒是因为王浚有个好女婿,叫段务勿尘,乃是段部鲜卑的前头领。而现任辽西公,也就是段部鲜卑的头领,段疾陆眷,名义上是王浚的外孙。”
张宾摇摇头,并不答话,只是嘴角开始浮现出微笑。石勒以为张宾不懂,有些急了:
“他王浚与段部鲜卑本是一家人,而段部在鲜卑诸部中又为最强,所以非但同样是鲜卑人的宇文部要帮他,连乌桓、高句丽都听命于他王浚呢!”
可张宾听了此话,大笑道:“大将军,您也算纵横一世了,怎么如此天真?”
“我如何天真?”
张宾正色道:
“元康年间,晋室大乱,司马颖之流与惠帝乃是亲兄弟,尚且手足相残。如今王浚不过是段疾陆眷小妈她爹,论亲疏不过是沾点边,又如何能够使唤鲜卑人为他卖命?”
“许是鲜卑人比较死脑筋?只认亲缘?”石勒开始动摇了。
“非也?鲜卑人所以跟随王浚,无非是因为他们先前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