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二圣还朝(8000字求票)(6 / 7)

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是,齐惠宗、齐英宗在阶下囚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立刻性质就不一样了。

韩甫岳将军为什么不受朝廷节制?还不是因为他在前方一个劲地打出大捷,而齐高宗却要让他退兵、屈膝求和吗?

而韩甫岳将军的决定是,继续抗金、迎回二圣。

于家国天下、黎民百姓而言,朝廷不抗金,韩将军自己抗金,这是站住了大义;于忠君爱国、报效朝廷而言,齐高宗不要先皇、不要自己的父兄,韩将军却没有忘记,这是站住了忠孝的道德制高点。

从这一点来看,韩甫岳将军这不叫谋反,这叫被狗皇帝逼得没办法了,为了天下,只能自己亲自动手把不属于自己的任务也给办了。

所以,这三点表面上是在谢罪,实际上是某种免责声明。

我尽力了!但是有人拖后腿啊!

谁拖后腿?

废话,当然是齐高宗和秦会之了!

齐惠宗已经年迈,身体每况愈下,就算回去好生调养,估计也活不过一年半载。所以齐惠宗唯一的想法,就只有颐养天年。

至于这“父辞子笑”的父子关系,他就算心中有所不满,也不可能再去计较了。

但齐英宗还年轻,他还有很多年可以活。

韩将军的这番话,直接就将他与齐高宗的矛盾给摆到了明面上。

齐英宗此时的心态,确实是只要回到齐朝就行,不奢望继续当皇帝。

但问题是,他与齐高宗这个九弟之间,可是有猜疑链的。

你说你不想当皇帝,齐高宗信吗?

齐高宗宁可在韩将军不断大捷的情况下罢兵不打了,宁可将整个齐朝淮河以北的疆域全都割让给金国,也不想迎回自己的父兄。

这态度还不明显吗?

那么此时,韩甫岳将军出面真的将他们父子迎回来了,齐高宗心中会怎么想?会不会欲除之而后快?

齐英宗目前确实还毫无还手之力,但这不代表他是个会坐以待毙的人。

当年齐惠宗禅位之后,还老是发圣旨遥控指挥。而齐英宗的应对是,齐惠宗每发一道圣旨,他就发一道顶回去。后面更是直接将齐惠宗接回宫中软禁起来。

可见齐英宗这个人,并非没有权力欲,绝不是个温良恭顺的好人。

一旦知道齐高宗很有可能对自己不利,那么齐英宗的心思就会活络起来。

当然,此时就算齐英宗有这个心思,想动齐高宗,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齐高宗此时还是大权在握的状态,而齐英宗空有一个“二圣”的名头,手中却没有任何实权,也没有任何可用之人。

但对于赵海平来说,只要在齐英宗心里埋下这颗种子,那就足够了。

这颗定时炸弹送回去,不着急引爆。可一旦引爆时,就足以产生让齐朝朝廷从内部崩溃的强大力量!

……

接下来的三年,天下太平。

齐、金、昭义军三方和议已成,没再有新的战事。

不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是能看出其中的潜流暗涌。

齐朝百姓,多有北逃进入昭义军境内的,地方官员屡禁不止。

这是因为齐朝的赋税沉重,而昭义军所在的北方休养生息之后生产快速恢复,而且为了招抚流民分田减税,深得民心。

齐朝知道,但却无可奈何。

而齐惠宗、齐英宗和韦太后的车驾,也早就抵达了齐朝京师。

据说当时的场面极其令人动容,齐高宗出城迎接车驾,紧接着更是在齐惠宗的车驾前跪地痛哭,父子三人相拥而泣。

紧接着,齐高宗就表示要还政于兄长齐英宗,而齐英宗则是再三推辞,齐高宗这才作罢。

而后,齐惠宗作为太上皇开始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