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乐坛(1 / 3)

时间到了七月九日,礼拜四。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丰泽园’油焖大虾X20”

“叮,恭喜宿主达成人生成就,本次人生成就奖励为‘空气调节仪’X1。”

今天是守桂生日,大虾是给她预备的。而空气调节仪要装在南房,晚上那些蝈蝈的叫声实在太吵了。

杜守义知道这次人生成就从何而来。今早八点半左右,人民医院的一位病人家属突发心梗。在荀医生的指挥下,两次除颤之后病人生命得到了挽救。

这是‘611除颤仪’挽救的第一条生命。虽然杜守义全程没有参与,但系统还是计了他一次人生成就。

杜守义从病房出来后,荀医生笑着迎了过来。

“守义,我们成功了。”

“是啊。”杜守义也笑了,“恭喜您了,您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使用611除颤仪挽救病人生命的大夫。”

“哎?...”

荀医生被说的愣住了,要不是杜守义提醒他还真没想到这点。这可是能在史册上留一笔的啊?...大概可以吧?...

看到有些记者摸样的人朝这里走来,杜守义连忙对荀医生说道:“好了,我得赶回卫校去,这儿就继续麻烦您了。”...

因为规范的心肺复苏很有推广必要,卫生部组织了河北、天津这些附近省市的医生先期进京学习,而集中地点就在卫校。

说来也巧,这次卫校负责组织接待的老师中有个熟人,杜守桂的好闺蜜薛晨。她毕业后留校当了名老师,而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培训班做好后勤。

薛晨出身医学世家,从小就是闻着医院的来苏水味道、看着父母书柜里的解剖图长大的。中专三年,她就没从全班第一的宝座上下来过。不过和守桂相比,她的身上缺了点‘狠’劲。

守桂礼拜六回来过了个生日,礼拜天一早,又让杜守义送她回医院了,她已然是个小‘工作狂’了。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句话也许绝对了点,但是‘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句话倒是对的。

薛晨和杜守义已经很熟了,见了他不由得低声提醒道:

“杜医生,你上哪儿去了?领导们都在找你呢。”

杜守义一本正经地说道:“好的,薛老师,我这就找领导去。”

说完他自己忍不住笑了。

“杜大哥,你又笑话我...”...

杜守义是溜号了,可领导们不会对他说半个不字,因为他从‘前线’带回来了最好的消息。

人民医院今天的这例成功抢救,让所有的质疑烟消云散,让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都有了意义。而杜守义觉得他离退出之日不远了,这个项目现在离开他也能正常运转。

......

七月十日,礼拜五,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大公报’X1”

今天的大公报中缝有条不起眼的小启事:‘明娥今日启程赴美,一切顺利。敬告诸位亲友,勿念。娄’

‘就这点小破事,浪费一次签到。’

杜守义说归说,但这其实不算小事。‘挟洋以攻渔村’是他和娄小娥商定计划中的第一步。这步走得好不好,对女王音乐日后的影响非常大。

说到这儿要扯些题外话了。渔村娱乐市场的主流语言是怎样演化得呢?是一开始就如后世一般,以粤语为重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渔村受殖民影响,在七四年以前英语是官方唯一法定语言。到了四九年,大量上海影视文化圈人去了渔村,他们迅速接管了渔村的华语音乐、电影等等娱乐市场。所以七十年代以前,粤语只存在于戏曲市场。而渔村的电影、流行音乐市场一直是英语、国语的双语结构。

这种情况持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