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的留下了两位插班生新生。
本着分配到自己手上就负责的态度,她必须得把两位同学给交代好。
“……,老师说的这些你们要注意,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你们会很忙,有什么问题记得来找老师。”
“谢谢老师!”2
听老师这么一说,他们俩也差不多有底了!
后续忙是肯定得忙起来,毕竟两人不仅要上大二的课程,还得去修满大一的学分。
这是躲不掉的,尤其是这两位,还都是跨专业考的;
他们需要耗费的时间势必会更多,到时候忙不忙得过来都是两说。
就算是不适应,觉得残酷也没有办法,只能一科一科的去慢满。
这边开学报名等一系列的事情交代清楚之后,大家也就正式的进入到了上课的一个状态中去。
不难发现,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在课上展现自己,一个个那内卷的模样简直不要太拼。
节奏什么到还好说,就是上课的氛围和尚业反差太大。
那边是大家抢着坐后排、不希望被叫起来回到问题;这边就是大家抢着坐前排,迫切希望老师叫自己回答问题……
一整节课的整体节奏,就足以看出来两个学校之间的不同。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大环境,李松林学习起来也更加的有激情和斗志了!
完全就是两个状态;
不愧是自己选择报考的学校,真的一点不含糊,身处其中就宛若给自己增持了buff一般。
每一位复旦的老师都在尽可能的把知识一点点的传授给他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