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新菜单(1 / 2)

航空公司那边不是一两天能解决完事儿的,今年首批游客,还要一周多的时间到下个月初才能出发。

但这不意味着陈大力就没有事情可以做了。

距离五月初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也表示距离禁渔期也仅剩下这些时间。

村里现在正加大马力,尽可能多的趁着禁渔期到来之前,出海捕鱼。

每天收获的鳕鱼,也在村子里被妇女们加班加点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

其实加工的程序很简单,至少比秋季处理收获的鲑鱼简单一些。

只需要去掉头和内脏,把鱼身切下来去掉鱼骨头,再用机器去皮,整个处理就算完成了,最后再把处理好的鱼身,整齐装好放进零下三十度的冷库速冻,等鱼商来之后,可以直接拉走。

那些剩下的内脏拿去提取鱼肝油,头和骨头或者做汤或者做成蛋白,鱼皮则用来制作宠物饲料或者畜牧饲料。

这些都不会浪费掉,鱼商会一块儿收购走,只不过收购价格各不相同。

往年村里的重要收入,就是春季的鳕鱼跟秋季的鲑鱼,大家靠着这些收入,一年都能过的很好。

不过今年情况可能有一些不一样,至少那些鱼商会挺失望。

原因无他,陈大力建议村长留一些鳕鱼肉,不要跟往年一样全都卖掉。

为什么他要给村长提出这个建议,还不是通过观看那些国外纪录片得到的启发跟灵感。

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由海洋组成,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物种品种繁多。

像是一些类似鳕鱼、鲑鱼等鱼类,并不是只生存在北地渔场,大西洋等海域一样有不同品种的鳕鱼、鲑鱼生存。

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这些鱼自然也是其他临海国家重点的捕捞对象,是其他国家群众日常餐桌上的组成部分。

虽然华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派系和花样繁多,但并不意味着外国的饮食文化没有发光之处。

就好比那群约翰牛们,餐桌上就经常食用用鱼类制作的鱼条。

陈大力在冬天制作室内节目的时候,还专门从网上那些专门销售外国东西的网店买来不少品牌和国家的鱼条,做了一期节目。

做节目不过是顺道而为,实际上陈大力在考察这些鱼条是不是真的好吃,能不能被国人接受。

尝试之后,他发现除了有稍许淡淡的鱼腥味儿,食物本身十分美味。

而且这些鱼条使用最多的鱼类就是鳕鱼跟鲱鱼,这两种鱼类也恰好是北地渔场的主要鱼类之二,村子每年都会捕捞很多。

村子无法像食品加工厂一样将鱼块加工成半成品的鱼条,但并不表示他们不能制作鱼条。

陈大力又不想把加工的鱼条拿到网上或是外面售卖,他们没有食品加工许可等等证件。

可是不妨碍村里用鱼条来招待游客啊!

去年在招待的过程中,陈大力跟几位负责给游客准备食物的婶子大妈对每天给游客吃什么,准备什么食物,就很头疼。

村里能吃的东西不少,查可辛羊、帝王蟹、龙虾、鱼干跟钓上来的鱼(禁渔期不阻止海上钓鱼),可翻来覆去一日三餐说实话难免有重样的。

要不然陈大力也不可能去年用鲑鱼晚上吃了中午吃,想办法变着花样的吃。

但是有了鱼条,不能说解决三餐花样少的问题,可这也是能制作成一餐的菜单。

国外不都是鳕鱼条、炸土豆条或土豆片、再加上面包做成汉堡或者做成套餐就能当作一顿饭拿出来卖的吗?

村里用捕捞上来的鳕鱼,解冻后新鲜的做鱼条,怎么也比加工之后的味道要好吧?

又不是没有冷库,只要在速冻之后,能保持温度在零下十八度,根据网上查到的信息,至少三到六个月不需要担心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