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看家本事也不藏着掖着,有些还出成书供大家可惜自己老了,字也没认,学那些方子也没啥用途了。
“等我试成功了,一定拿来给伯伯试试效果!伯伯你算算看这些一共多少?”柳瑶说道。
“加上这些种子,你拿十块钱就好了。到时候种出来了,都是一些比较实用的药材,要想赚点零花钱还可以晒干卖给伯伯我。”
药童抚了抚胡须说道,现在对中药感兴趣的小孩子已经不多了。
柳瑶付了钱,谢过药童伯伯,还跟他借了一把称,便带着一大包药回家了。
这么一大包药,十块钱已经很便宜了。
柳瑶一回到家,找出了积灰的研钵。
研钵就是用来把药材磨碎的工具,一般都是石头做的或者铜做的,柳瑶家这个就是用大理石作为材料的。
大理石做出来的研钵比较笨重,花的力气也更多,不过研磨出来的更细致,而且这种石头做的研钵更便宜,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个。
把买来的药材逐一放在桌子上,按着脑海里的药方,用称称出需要的量,按顺序的往研钵里面投放药材,有些块头比较大的先用力捣碎,再慢慢研磨。
等到所有药材都磨成细细的粉之后,再用奶奶筛面粉的筛子仔细的筛了几遍,确保部都磨成细粉。
最重要的一味成分确是随处可见的锅底灰。
柳瑶从锅底刮了一些锅底灰,再称了称重量,才放下去一起再研磨一遍。
等部研磨好后,再倒上些许酒精,等粉剂部被酒精浸湿后等个十分钟左右。
把湿粉剂放在干净的铁盘子上,摊开铺均匀。
再放在炭炉上面烤干水分,等酒精完干透,把干燥成饼状的粉剂再放到研钵里面磨成细粉,装进干净的玻璃瓶里,一罐治疗皮外伤的药粉就做好了。
药方上面说这药可以化瘀止血,解毒消肿,还得找几个来实验一下,才能验证这个药有没有疗效。
可是找谁来试药呢?柳瑶拿着药想出去碰碰运气,如果真的碰不到,那只能自己舍己为人了。
柳瑶顺路逛过了方文晏家门口,这货上次溺水的,身上也没有伤口可以做实验,而且这么久了有伤口也愈合了,算了去榕树下碰碰运气吧。
刚走到榕树下,就有人送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