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洛阳一炬天下乱(3 / 4)

瓒回头看去,发现说话的正是刘备新结交的四弟周渔。看着席上正在饮酒的刘备,却不知道周渔找自己所为何事,不过还是跟着周渔一同出去了。

……

看着正在饮酒的众人,曹操只感觉越来越不是滋味,站起身来感叹道:

“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皆仗义而来。”

看到曹操站起来说话,正在饮酒高谈阔论的众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注视着曹操。

“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二地;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为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慑三辅。”

“此皆深沟高垒之地,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之形势。以顺势诛灭逆臣,则天下可立定也。”

“如今诸位皆迟疑而不进,大失天下之所望。操与诸位在此饮酒,窃以为耻!”

周渔与公孙瓒走进帐后也刚好看到曹操训斥众人的一幕,周渔看到曹操也忍不住在心里微微叹气,也许曹操这人在私德有很多毛病,但是比起家国情怀来说,在座的众人却没有几人能比得上他的。

曹操最初理想,可能真是像他晚年自述所说得一样: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眼见众人皆哑口无言,曹操不由失望的摇了摇头,自顾自的坐下喝闷酒去了。

等到快要散席的时候,袁绍这才站起身来说道:

“我等十八诸侯会盟伐董,如今孙坚一路已回,不若各自先回去休整,以便来日再行讨董之事。”

袁术见袁绍说了此话,也连忙站出来附和道:“本初言之有理,如今我等在这空耗无功,不如早回。”

“慢着!”

正待众人准备各自离去的时候,帐中却传来一声大喊,众人寻声看去才发现出声的正是那北平太守公孙瓒。

“伯圭,不知你有何事?”

“如今各路诸侯尽皆散去,但有功却不能不赏,不然他日讨董之时,谁又肯奋身出命!”

听到公孙瓒的话,众人这才被吸引了注意力,袁绍看着公孙瓒说道:“不知你是何意?”

“先有刘焉,刘虞二人为益州牧和幽州牧,今刘备刘玄德亦为汉室宗亲,又于此次讨董中立下头功,我欲与诸位一同上表刘备为青州牧。”

“曹操与孙坚亦于此次讨董出力不少,可上表曹操为山阴太守,上表孙坚兼领庐陵太守。”

听到公孙瓒此言,诸侯脸色不一,却谁都没有站出来说话,显然都在等袁绍开口。还等没袁绍说话,袁术就站了出来训斥道:

“如今陛下尚且还在贼手,此时就论功行赏,汝欲向那董贼称臣否?”

公孙瓒闻言只是冷冷的一笑:“此乃我等十八路诸侯公共上表,与那董贼何干。他日陛下还政时,再行讨要封诏书便是。”

袁术气急:“你这逆臣,安敢如此肆意妄为!”

听到袁术的话,公孙瓒也不生气:“你若有功,就算封你为大将军,我等也无二话。”

眼见现场的气氛逐渐焦灼,袁绍拍桌而起:“行了!”

此时的袁绍已经隐隐有些后悔,若是当初自己已作赏赐,焉有今日之事。袁绍在脑海中回想了下公孙瓒说得那几个地方的位置,对自己后续的计划影响倒是不大:

“曹操,孙坚之事可允,但青州牧一事太大了,并非我等可以决议的。”

“如何不行,虽说此行我们是为了大义,但如何又能寒了将士之心。我这刚想出来一个折中的办法,不知诸位可愿一听?”

众人听到这里才算明白了过来,刚刚的青州牧估计只是公孙瓒抛出来的一个幌子,恐怕接下来的才是正题:

“曹操,孙坚皆为实封,至于刘备的青州牧则为虚封,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