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的事情,听到吴艳芬的话急忙说道:“这钱你别担心,刘哥拿了大头,我这里拿的是小钱,刘哥这人还行的。”
吴艳芬却道:“你们刚才出去门没关严实,我已经听到了,他把钱都拿回去了对吧?老刘人不错,可是他有自己的家庭还有那么样一个女儿。不说也罢。”
杨萌反问道:“吴姐,这些都不是关键吧,现在最关键的事情是你怎么解决上当的问题吧。吴姐,你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了,怎么还能上这样的当?”
吴艳芬叹了口气:“小河这就要上初中了,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病急乱投医啊!”
杨萌听后皱起眉头,吴艳芬上当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孩子的上学问题。
每个地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去公立学校受教育面临的规定都不一样,基本来说就是孩子学习成绩要好,另外要有本地投保证明、房屋承租证明等手续。所谓的不同就是在‘年限’上有不同。比如有的城市需要本地投保一年,有的则需要两年诸如此类。
而汉东市,恰恰是需要两年的城市。而吴艳芬只有一年多点儿的投保记录。这样不符合规定,而且何小河的学习成绩只能算是‘中游’,这就没法去公立学校。只能去民办学校上学,也就是所谓的‘打工子弟学校’。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大量务农人员选择到城市打工,有人把孩子留在自己的家乡,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而更多人会选择把孩子带到自己的身边,那这些孩子怎么接受教育?城市本来的教育资源有限,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
尽管几乎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都是经过相关教育部门资质认证过的,也是有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打工子弟学校’条件比较简陋,存在师资不足、教学条件差等问题。
但是正如黑格尔说的那样:存在即合理。
这种‘打工子弟学校’在每个城市里都存在。像北都那样的大都市有上百家这样的学校,而汉东市虽然不像北都那么多,但是几十家这样的学校也是能找到的。
无数外来务工人员因为不符合入学条件,只能送自己的孩子去这样的学校,价格便宜不说,也不会受白眼:有的公立学校尽管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但是要缴纳‘借读费’,算是‘借读生’。花钱多不说孩子还不能参加类似于‘三好学生’之类的评选,所以有时候会被同学孤立。
吴艳芬那么拼命赚钱干什么?和马凤英如出一辙,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只不过两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当吴艳芬知道因为自己的原因何小河没法去公立学校的时候差点崩溃了,可是规定就是规定,不可能因为她改变规矩不是?
这段时间,她一直都在跑学校,跑相关部门,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能让何小河去好一点儿的公立学校。
就在这时候,一个叫做‘韦京’的‘能人’出现在了吴艳芬的视野里。
吴艳芬这段时间跑相关部门的时候认识了好多跟她同命相连的人,其中有人给她介绍了‘韦京’。
这个韦京自称认识市领导,有能力帮忙办理这样不符合情况的学生去公立学校就读的事情。但是需要钱‘走关系’,钱也不多,五万块,如果办不成就全额退款。
其实这个骗局并不高明,但是病急乱投医的吴艳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再一听说办不成全额退款也就放了心,于是找韦京帮忙办孩子入学的事情。
没成想韦京却不给她办理这事,人家理由也很充分:公立学校资源有限,就那么几个名额,现在几个名额都让人占了,吴艳芬已经晚了!
而且现在相关部门严抓风纪,他认识的领导也不敢做的太过,所以他不能帮吴艳芬做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