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秋,成都正是好时候。风不冷不热,阳光温暖明亮。几案上插瓶的早开菊花,在账册上投下微微晃动的影子。
房中只听见算盘珠子雨点般的响声,偶有停顿,随即便又疾响起来。
周绮年左手拨珠,右手提笔,越是计算,两道秀眉就皱得越紧。直到账页翻完,才淡淡道:“这回的账做得倒缜密。”
屋中拦着一道屏风,绮年这边说完,那边已有人愤愤答道:“姑娘说的是!小的把这账看了几次,找不出什么漏洞来。可是细打听打听,别人家不说,单说丝行给彭家织坊那边,至少每担丝也能降下二两银子的价钱来;若说成匹的绸缎进价,那便差得更多了。”
绮年淡淡一笑:“可是这却是没法子去问的。若问了,他们便会说,彭家织坊每年用丝上千担,我们如今才用几百担,如何能与人家相比?”
屏风外头的人恨恨道:“正是如此。可是咱们与丝行是十来年的交情了,若是肯认真商谈,即使降不了这许多,每担丝降个五钱八钱的银子却并非不能。”
“是啊,只是他们谁肯费那心思呢?”绮年合上帐册,“听说小郑管事自家在西城也要开铺子了?”
“……是……这些刁奴,全都只顾着自家捞银子!他们开铺子的钱,还不是从公中贪去的!”
绮年出神半晌,微微叹口气:“这织坊是保不住了。”
屏风后头那人急道:“姑娘怎这般说?去年姑娘查了一番帐,今年织坊的出息已好得多了。假以时日……”
绮年轻叹一声打断他:“假以时日,这帐我便查不出破绽来了。”
今年强似去年,无非是去年年末时突然查账,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挑出了许多漏洞来,逼得那些管事们今年一时没敢大肆贪墨,所以才有了盈利。可是这做买卖里头的路数太多,下头人不忠心,那真是防不胜防。说到底,上辈子她也只是个小会计,业余时间写写网络小说赚点外快,并不是商业奇才呀。
没错,周绮年,曾经做过翰林院侍读的周显生老爷的独生女,其实是个穿过来的,上辈子,她叫苏浅。
苏浅同学,二十四岁,某私营企业会计,孤儿,死于出差途中一场车祸,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周家大姑娘——绮年。
屏风后头的管事姓杨,是绮年母亲吴氏陪房的儿子,如今绮年最能信得过的,也就是他们一家子了。
小杨管事也明白绮年的意思,无奈地低头不说话了。
周家老爷周显生,年幼的时候父亲就亡故了,全凭自己刻苦攻读,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点进了翰林院。只是他身子孱弱,入仕不过六年,就因母亡丁忧回乡,接着缠绵病榻十年,终究还是抛下妻子和独女去了。
翰林院是个清苦之地,周显生直到返乡也不曾置下什么家业,如今在成都这两处庄子,一处织坊,一处绸缎铺子,皆是吴氏的陪嫁,只有这处宅子是周显生自己置下的。现下老杨监着两处庄子已经有些吃力,杨嬷嬷在内宅支持,小杨管着绸缎铺子,却再找不到个靠得住的人去管织坊了。
绮年想到此处,忍不住苦笑。
周显生多病,本也不通钱财杂务;吴氏与丈夫恩爱,终日里忧心于丈夫的病,连自己亲生女儿都会因照顾不周从假山上摔下来身亡。若不是自己阴差阳错地穿越了过来,吴氏赶过来怕只能看见女儿的尸首了。丈夫死后,她更是终日哀伤,难道还指望她会用心经营店铺么?
当初吴氏从京城远嫁过来,银子带得不少,却只带了四个丫鬟,两房家人。因周显生家中本无可用之人,是以这铺子织坊,皆是在成都本地雇用管事伙计,却想不到经营数年,这些人把持了生意,便渐渐生了私心。开始只是钻些漏洞占点便宜,后头见东主并无觉察,亦无人能主事,便愈发大胆没了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