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叮嘱(2 / 3)

醉迷红楼 屋外风吹凉 3025 字 4个月前

们当真是讨厌的紧。”

“闭……嘴!”

贾政在一旁肺都要气炸了,因为他就是贾环口说所说的非常讨厌的文官之一……

贾母身旁站着的那群丫头们,看着这出戏,明明肚子里肠子都快要笑断了,可偏碍于长辈们在,所以一个个面色上十分的怪异和纠结。

唯有贾宝玉委屈的不行,暗道老三学坏了,祸水东引。还怪他老子贾政,你不好好训老三,瞪我做甚……

“唉!”

贾母长叹息了声,不过既然皇帝没有怪罪,那……

那就不算什么事。

就像贾环说的,好多武官都在睡觉,大家谁也笑话不着谁!

叹息完后,贾母对贾政并贾琏和贾环道:“黛玉她爹生病了,托人捎信来,要接她回去……虽然我很舍不得,可也不好阻拦她给她爹进孝道。所以,我想着,让链儿送她回扬州去。等到她爹身子骨养好些后,再接她回来。若是黛玉她爹不放人,就跟他说,我婆子我老了,就这么一个外孙女,心疼的紧,着实离不得她。”

贾母一边说,一边将复又流泪的林黛玉搂在怀里,慈爱的摩挲着。

贾琏闻言,面色古怪的看了眼贾环,眼神中的意思是:你说还是我说?

贾环嘴角抽了抽,点了点头,意思还是我来吧……

“咳咳,老祖宗,还是孙儿陪林姐姐走一遭吧。”

贾环忽然开口道,顿时又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去。

贾母皱眉道:“环哥儿,这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你别瞎掺和。”

贾环苦笑道:“不是孙儿想要瞎掺和,是孙儿有了公干,正好要下扬州,所以正好顺路。”

“公干?”

贾母奇道:“你连正经官职都没有,公干什么?”

贾环看了眼趴在贾母怀中偷瞧他的林黛玉,然后笑道:“孙儿不是在朝会上做了一梦吗,陛下好奇孙儿做了什么白日梦,睡觉时的表情那么销.魂……孙儿就告诉陛下,孙儿是梦到孙儿习武有成后,成了大将军,率领大军出征大漠,立下了大功,所以才在梦里笑了。

陛下认为,想行大事。就得慢慢积累,不可能一步登天。还说什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总之,就是想让孙儿从底层小事做起。刚巧。扬州军守备那里出了点岔子,闹的乱哄哄的,所以陛下就打发孙儿去扬州,看看怎么回事。”

贾政在一旁,面色复杂的看着对着贾母侃侃而谈。面色丝毫不改的儿子。

他虽是个读书读迂了的书生,但他并非是没脑子。

又怎么会听不出,贾环是在报喜不报忧,不愿让内宅妇人担忧呢?

贾环若是如实说出,朝堂上有很多大官都对林如海存疑,要派人调查他的经济问题,那,怕是连贾母都难以心安,而且还于事无补。

贾政自己都是在听了贾环这一番胡诌之后,才反应过来的。

也因此。他看向贾环的眼神柔和了下来。

不管在外面对外人如何,至少,这个孽障对家人还是百般呵护的……

“这么说来,陛下还很器重于你,这是在培养你?”

贾母有些惊喜的问道。

贾环得意道:“那是……孙儿这般有志向,还能吃苦,出身又好,陛下自然会重用孙儿。所以,老祖宗,就让孙儿陪同林姐姐去扬州吧。正巧。大朝会后,镇国公府的牛伯父给孙儿引荐了和奋武侯府温叔父一起进京入军机的靖海侯施世纶。

施家几辈子人都是靠水路吃饭,家里有的是好水手和好船,孙儿厚着面皮。趁机跟靖海侯求了一求,借得他家一艘福船和十数名好水手。

听牛伯伯说,施家的福船是出了名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