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面对玻璃珠吧(2 / 3)

烧制的第一批玻璃珠,因为比例掌握的并不是很好,看上去没有后世那么晶莹剔透,中间有很多杂质。

经过后期的打磨与抛光,王旭也对这批成品不太满意。

他要的效果是,玻璃珠一出现在市场上,立刻就能造成万人空港。

有杂质的玻璃珠,除了玻璃本身的卖点以外,一点美感都没有,与他想要的差之甚远。

另外,磨具也不符合规格,这批磨具太粗糙了,用这种磨具制成的玻璃珠,表面没有如玉般的光滑,二次打磨又将影响玻璃珠的美观。

第一批成品,王旭下令全部销毁重练,一颗不留。

听到这个命令,工人们痛哭失声,纷纷说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宝贝了,比之珍珠都不差分毫。

王旭摇头不语,难道他会告诉这些人,玻璃第一次面世时,就是当做珠宝来交易的。

第一批带着玻璃珠,来到北美洲的人,甚至用一箱玻璃珠,从印第安人手中换走了三箱宝石。

对玻璃珠的热爱,一度引得印第安人之间相互开战,被自负为文明人的欧洲各国争相报道。

一批,两批,三批

一个月内,玻璃制造厂,进行了十二次烧制。

六月初这一天,经过一个月的反复尝试,第一批被王旭认定为合格的产品,终于出现在了他手中。

那是一千颗指甲盖大小的玻璃珠,外表跟小时候的弹珠相似,晶莹剔透,宛如水晶。

在没有见过玻璃,不知道玻璃是什么的古代,王旭说这是天然水晶,是宝石,又有谁敢说不是。

“单纯的制作玻璃珠,我的工厂一月之间,起码能制造出十万颗。只是物以稀为贵,而且也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每月玻璃珠的流出,一定要控制在一万颗上下,才能越发的让人觉得珍贵,也不至于太过显眼。”

王旭是从现代来的,知道什么叫饥饿营销,也知道什么叫自我保护。

市面上,珍珠一直是紧销货,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说法。

公认的,浙江府的珍珠最好,一颗葡萄大小,产自浙江府的白玉珍珠,起码能卖三百两银子。

镇上的里正夫人,就有一串白玉珍珠,由32颗组成,品相不算太好,可当年入手的时候,也花了八千两白银,一直是里正夫人的心头肉,只有祭祖的时候才舍得戴出来。

从品相看,珍珠还不如玻璃珠,现代人不觉得玻璃珠美,不过是玻璃珠太常见了,实际上在玻璃珠刚出现的时候,玻璃珠的价值就跟宝石等价。

这么好的东西,王旭觉得定价一百两一颗,实在是太亲民了。

不行不行,怎么能这么便宜,五百两不能再少了,再少,显不出玻璃珠的珍贵来。

为了验证玻璃珠的价值,王旭挑选了十二颗玻璃珠,串成手串,又制造了一个由金丝木打造的盒子,决定往县里走一趟。

溧阳县虽然不大,却与交州接壤,过往的行商不在少数。

从这些人身上,不难试出玻璃珠的价值,要是在这里能一炮而红,想来在江南的其他地方,玻璃珠也会让人趋之若附。

玻璃珠的成本近乎于无,售价五百两一颗,几乎全是赚的。

一个月放出一万颗,便是五百万两白银的收入,一年就是五千万两。

这还是因为王家规格小,怕搞大了不好收场,要不然玻璃厂全力运作,一个月能生产十万颗玻璃珠,不用扩大规模,也能一年稳赚五亿两白银。

毕竟,五百两一颗的玻璃珠,能买得起的大有人在。

天南海北的散出去,放眼九州天下,一年百万颗玻璃珠,恐怕连个浪花都掀不起来。

不过在眼下嘛,一年十万颗玻璃珠,绝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