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回城(2 / 4)

临夏 吃红薯不 4362 字 5个月前

同僚另眼相待也好,一切光明前途,都是因为方临,故而,当方临问到侯知县,他立刻将自己知道的,无论该说的,还是不该说的,毫不犹豫全部说出来了。

“我知道了,卫兄,来喝酒。”

方临点点头,这些时日,他也在县城别处打听过,不过还是从卫清这里得来的信息最为详细,互相印证之下,心中差不多有数了:‘人是极为矛盾复杂的聚合体,很难用单纯的好、单纯的坏来评判。当今时代背景下,总体来看,侯知县虽有瑕疵,却已经算是个好官了。’

……

辞别卫清,方临去寻侯知县。

一番客套不必赘述,很快进入正题:“早前些月,淮安府城奢靡之风愈盛,蒲知府对此痛心疾首,因而,才有了乡饮酒礼上……另外,蒲知府在我面前常常提及府中‘诡田’之事,为之扼腕叹息,引为心腹大患……”

离开府城前,蒲知府说过,遇到侯知县此人具体看看,不遇到就算了,还有更进一步交代,若认为此人不错,可以透露一二,给一个考察机会,一个进入蒲知府派系的考察机会。

——这也算是蒲知府卖方临的一个人情。

侯知县是聪明人,自然听出了方临的言外之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既然当官,自当为民解困,为上分忧,我海宁县也该响应府城,一杀奢靡之风,打击诡田之事,更是义不容辞……”

他不怕什么考察,因为自信自己的能力,只怕没有一个这样的机会。

这次,方临没说话,只是笑笑,对方明白就好,他话已带到。

“谢过方小友了。”侯知县沉吟了下,承诺道:“若方小友有事,可来信于我,只要不违律法,一定去办。”

不违背律法,这个限制虽大,但也就是如此才可表诚意,若是他说什么‘力所能及、能办的一定办’,那反而是套话了。

“大人客气。”方临想听什么,这就是了。

这次结下善缘,也是给将来铺路,如可能的拉人去海外等。

等方临走后,侯知县将与他的对话,与覃师爷说了。

覃师爷听闻后,感叹道:“我只以为蒲知府为方临作序,已然是关系不错,没想到此种事情也说与方临听,讲给方临,看来,蒲知府与方临的关系比预想中还要亲近……之前与此子拉近关系,果然是对的。”

“是啊,俗话说,深山里出凤凰,没想到,小和村那个小小村沟里竟也出来了个麒麟子。”

侯知县想了下,交代道:“多照顾些小和村……对了,今年修堤的银子拨下来了,你盯着些,莫让人伸手,有些蠢货,根本不知道什么钱能动,什么钱不能动……还有,小和村一片的堤岸,优先加固。”

“大人放心,我明白。”

……

下午,从海宁县城启程,商队依旧是为方临一行腾出来了一辆太平车,不受颠簸之苦,吃食种种,多有野味,肉食不断,更多时候停靠村落,在村正家用饭,受到款待,吃喝堪比寻常人家过年。

匆匆几日过去,走了小半路程,将至昌黎村,尤其是方传辉、方赫两人,脸上都明显可见有着一种期待。

方临也想起了那个如山中清泉,如田间野花,无邪、纯净,美而浑然不知的姑娘,以及那个热情的人家、那日喝到的红萝卜和白萝卜丁的茶、吃到的极为可口的饭菜。

在这种期待下,明明阴沉的天气,却不妨碍心情的明媚。

这日中午,商队在村口休息,方临一行去了村中,却不见那位秀莲姑娘出来,只有杨村正和他妻子,以及一个女娃,这是秀莲的妹妹,那日也过来送别了他们。

明明只是一两月不见,却见杨村正头发白了好多,整个人都好似失去了一股精气神,方临等人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