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
渐渐地,号角声越来越近。紧跟着,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脚下的街道震颤了起来。视线尽头,一抹耀眼的红色呼啸而至。
那是一支由百来名铁骑组成的队伍,为首的是一个中年汉子,其眉眼间蕴含冷肃之气,一张方正的脸不怒自威。此人胯下战马的一侧,栓着一把剑,那是一把剑身比起寻常宝剑要更加宽阔的剑。
再看其麾下兵马,一个个兵卒肌肤粗糙,肌肉遒劲,将一身布满刀劈斧砍痕迹的战甲撑得鼓鼓囊囊的。更渗人的是,这些士卒一个个目光坚定,杀气腾腾。
整支队伍从出现到消失,只用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期间除了马蹄声,行进间没有一丝杂音,没有一人说话,仿佛沉默的死神。
骑兵疾驰而过,宛如一阵飓风,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很显然,这是一支久经战场的精锐之军。这样的军队,充满着北地的风霜气息,并非之前乔松所看见过那些守城门的大头兵可比的。
而那个将领是……
在看到这支铁骑的第一时间,乔松便被对方所吸引,就好像那人就该站在点将台上发号施令一般。
“那把剑叫做镇岳。”荀夫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镇岳?”乔松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脑子飞速转动,很快就想起了这把剑的来历:“史载,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 '镇岳尚书’古文篆书。
继续阅读
此剑便是那把周昭王所铸之镇岳?”
“然也……”荀夫子点了点头。
乔松恍然,如此说来,那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赵将李牧!
罗网档案有载,赵王迁元年,即秦王政三年,李牧于赵地代郡大破匈奴,斩首十万。赵王偃闻之大喜,赐之以镇岳宝剑。
“原来是他!”乔松望着那骑兵远去的背影道。
如果说大秦一统天下的路上最难啃的骨头是谁,那一定是李牧所率领的赵军,没有之一!
大秦三度伐赵,前两次皆为李牧所败,损兵十万。就连主将,也因为吃了败仗担心处罚而奔走他国。足以见李牧之凶威。
第三次,秦国再起大军攻赵,以王翦为主将。王翦之名,世所共知。然面对李牧,依旧力有不逮。
需知哪怕是顽强如楚国,王翦也是通过耗时两年的方式将其击溃,算得上是战场对决。但是对于李牧,王翦却使用了盘外招——反间计!
这足以从侧面证实李牧的难缠之处。
见到李牧,乔松顿时来了兴趣,于是便吩咐道:“去查查,赵将李牧最近的动向!”
“唯!”惊鲵回答道。
荀夫子很是诧异,这小徒弟又打算干什么?
“老师,当世良将,唯李牧与我大秦王翦为最。余者,皆差些火候。如此名将,学生甚是喜爱。”乔松看着李牧已经消失的方向,脸上的欣赏溢于言表。
“老夫不知你是从何得出的结论。但李牧若真如你所说,乃是世之良将,恐难以折服。”
“无妨,学生还年轻,有的是耐心。”
……
邯郸城外,李牧策马疾驰,马鞭都快甩出残影了,丝毫没有注意到他已经被某人惦记在了心里。此次北地胡族率大军二十万入侵赵地,其来势凶猛,他奉王命星夜赶往代郡主持兵事,以抗击胡族。
深知胡族难缠的李牧在尚未出发前,便已经遣信使飞速赶往边境,命令边军封锁各个隘口,紧守长城,不可放一兵一卒入境。
战场瞬息万变,从邯郸赶往边境需要时间。不了解敌军动向的情况下,即使是李牧也无法做出主动出击的决定。只能以静制动,观敌军破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