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借壳练兵(3 / 4)

神秘让我强大 木恒 19 字 2023-01-18

并且开通了帐局业务,也就是捎带银两的业务,在这里用飞票存银子,在另外一地用飞票取银子。

中间付手续费。

这种事完全考验的是信用和官府背景。

没有背景休想做。

一旦做起来,就是白捡的利润。

要知道这中间的时间差,也可以用来稍微挪用放贷,只是要额外注意不能赔本。

随着快记船行一路扩大,闻人升随之又开始收拢沿途县城,府城,省城的产业。

最后产业总值达到百万两的规模时,这才停止发展。

因为再高时,巡抚、同知背景已经靠不住了。

这时候的晋商八大家也就是几十万两的身家,他们背后就是背靠副总兵,总兵,巡抚之类的高官。

做好这些事后,闻人升就开始发展自己的私兵了。

其实就是借壳发展。

他不是武将,暂时也不好走武将之道,而是走的结纳人心,恩结于下。

明末中前期,武将仍然不能盘踞一地,更换防区的事,屡屡发生。

典型的就是调边军去辽东送死。

谁不知道那是个绝命之地?

可是又有几个能违抗?

这就是明朝以文驾驭武发展到了巅峰的结果。

只有到了最后几年,才有军阀出现,皇帝下令调遣不动了。

这可比汉唐强得太多太多了。

也比后来的清朝强出太多了。

在以文驾驭武这方面,大明是很成功的。

巡抚总督靠着督抚标营,来统御武将,虽然弊端不少,但至少防止了武将割据坐大。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明亡之时,内部没有出现大藩镇,内部力量不能孵化出强藩,结果被满清各个击破夺了天下。

不然的话,成为汉唐之势,那也是内部消化。

闻人升首先拨粮拨银买铁,接着支援当地的造枪炮所,重新制造一批符合当时要求和水平的火枪和火炮。

火枪自然还是火绳枪。

打60步有杀伤力。

但可以做抬枪,重型火绳枪。

本来这东西是对付满清白甲的好用之物。

20步了打中了就是一个死,三甲也没用。

但是给的料不足,导致粗制烂造,无人愿意使用,或者早早打放,导致根本无效。

以至于战阵之上,总数才三千的白甲兵,所向披靡。

要真是火枪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5个火枪手打死1个白甲,也早把满清给磨灭了。

所以大明的完蛋,是全体系的完蛋。

不是某个皇帝某个将领就能解救的。

必须要成体系的蜕变,比如说某个藩镇重生,好比汉代曹操崛起,重新清理田亩屯田练兵,集聚寒门子弟,进而打败北方草原部落。

闻人升现在产业总规模是百万两,每年产出纯利润是12万两。

这很保守了。

其实这年头生意的利润和本钱,至少是三成以上,这才能维持。

因为要给幕后之人诸多分成,最后的纯利润也不高。

比如有10万两本钱,每年要赚3万两,才能够分的。

不然的话,不用开了。

你赚得都不够分的,三四成甚至数倍利,最后落进自己口袋的才有一些。

而且你多赚了,派驻到你店铺的账房也会提高孝敬。

而闻人升借助巡抚的威势,又统合了相当大水域的船运,利润相当高,仍然要上下打点,最后落入口袋的就是12万两。

可以自由支配,不能再扩张。

这很难受。

但没有办法,除非他用后世的理念技术,不然的话在这个封建体系下,这就是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