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三年十九(1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1113 字 4个月前

高俅一到西北就将西北各军将领召集到了一起。

高俅很洒脱,坦陈自己不知兵,也不知道怎么打,能有今天全是皇帝的信任。。。

高俅的坦陈也引起了西北诸将的好感。

对于这些军中将领而言,战争是要死人的,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技不如人战死沙场也就认了,最怕的就是那些不懂装懂的文官瞎指挥,不知道有多少将士死在了这种自己人手上!

如今高俅自己承认不知兵,那么也代表了高俅有自知之明,不会乱来,那么军中将领的一颗心也算是安稳了,至于说其他的,这些将领也不敢奢求。

不过令这些将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高俅竟然放权了!

高俅表示这场战争只能赢不能输,自己不知兵,那么就只能劳烦在坐的各位了!

用高俅那句杀气腾腾的话来说就是,仗怎么打,别问我,你们自由发挥,还是那句话,只要能打赢,你们想怎么打都行,想杀人就杀人,想放火就放火,万事有我高俅担着,我有皇帝的信任,朝堂上的那些相公们也不能拿我高球怎么遭!但是打输了,那就别怪我高俅不客气,第一个砍了你的脑袋向朝廷请罪!

高俅这么说也只是表明一个态度,也不可能真的让军中将领各自为战,真要这么打的话,局部也许可能会有小胜,但是想打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高俅主要还是要让军中将领放开手脚去打,灵活一点,不要怕这怕那的,自己是皇帝的心腹,只要能打赢,文官集团再怎么唧唧歪歪,都有自己这皇帝的心腹为诸将领请功!

但是具体到整个战役层面,肯定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监军童贯。

对于童贯的军事才能,不但朝堂的那些相公们是认可的,就连西北这些将领也是认可的,虽然童贯目前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但是人家童贯有个好义父啊,那就是李宪。

在说李宪之前,就得先说说西夏是如何建国的。

党项人属于羌人系,大唐鼎盛之时,李世民收留了被赶出家园的党项人,并把他们安置在了黄土高原一带。

对大唐而言,党项人要比中原藩镇更忠诚。

黄巢起义军打遍大唐帝国的时候,党项人挺身而出,参加了长安争夺战,上千党项壮士血染东渭桥。

正是因为这次流血鏖战,大唐朝廷开始重视党项人,封其首领拓跋思恭为夏州节度使、置定难军,辖夏夏州、绥州、银州、宥州、静州。

这就是定难五州,也是西夏建国的基本盘。

羌人系的特点,就是内斗比外斗凶猛。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折家就是党项人,而且与西夏建国的李姓是不共戴天,打西夏,折家都不需要动员,打起来比宋人都狠。

羌人系的这个特点原本注定了想要建国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五代十国是个奇葩时代: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于是,党项人的心思就被激活了。原来还可以采纳这个逻辑,那就意味着自己也能当皇帝。

但就是这样,羌人系内斗的特点还是注定了其内部的混乱,建国遥遥无期,直到高梁河车神闪亮登场!

宋太宗赵光义非要郡县定难,即用大宋的朝廷命官治理定难五州。

于是在宋人的外部压力下,党项人想不团结都不行了。李继迁硬是被赵光义给逼成了党项人的领袖。

李继迁诱杀宋朝将领,从而占据了银州,攻占了会州(现甘肃靖远),彻底和宋朝闹翻了。

李继迁跑到辽国表示“臣服”,于是,辽国给了顶帽子“夏国王”。

投靠了辽国爸爸的李继迁开始进一步激怒宋朝,又是抢粮草,又是围城,并大败宋廷派出的五路大军。

宋真宗时期,宋朝基本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