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简要的说了下,着重介绍了玻璃工坊的情况。正当两姐妹说得热火朝天,韦小绢却来喊他们吃饭。
吃饭期间两房自是欢欢喜喜。
如今两大家子人,小日子都是蒸蒸日上,并没什么不顺心的事。
说着说着,大家便商议起年后的安排。
韦小杉年后要开始主持玻璃窗项目,韦小纤也要跟去做账房。蔓花生了孩子后,也想着跟小杉去府城生活。
韦小枫一家三口自不用提,仍然要到府城售卖曲辕犁。韦小绢要继续去开成衣铺子,韦小杨要继续读书。
说来说去,年轻人都去了府城。
韦老头夫妇、韦二叔夫妇,大半辈子在河湾村生活,现在儿女又都有出息,他们别无所求,只愿留在老家养老。
韦二叔轻叹一声,“你们还年轻,是应该在府城多闯荡。有小叶带携着,可比囚在村下强胜万倍。也不必挂念我们几个老的,身子骨都还硬朗着呢。”
韦小叶知道老人家念旧,认亲,韦老头是这样,韦二叔也是这样,都不肯去府城。她也不多劝,只顾微笑着听各人说话。
饭罢,众人喝茶聊会天,眼看待得也够久了,韦小叶就准备告辞回镇上。
正这么个时候,忽听院门轻叩,大家都以为听错了,却是无人理会。隔了片刻,叩门声大了些,韦二叔才轻皱眉头,“这是谁来了?”
村里可不像城里。
一般人家并不栓着院门,通常不是虚掩着,便是敞开着。除非无人在家,才在外面落锁。
能来串门的基本也是左邻右舍,或者实在亲戚,自然也不需要叩门,往往在院外喊一嗓子,或者直接推门而入便是。
来人敲门,说明不是熟人。
这是在过年期间,不是熟人的话,哪会有人随便来走动?
韦小杉哪能等韦二叔去开门,赶紧小跑着去看谁来了。
结果他开了门看到来人,却是目瞪口呆,居然是王小苗!她手里还抱着个孩子。
两人虽然不怎么熟,更没说过话。但终究是同村,哪里会不认识。
韦二叔见他没说话,又不招呼客人,便下意识的问道:“小杉,是哪家的贵客登门了,怎么不让进来?”
韦小杉苦笑着闪过身子,韦二叔这才看见王小苗。
他不由得眉头皱紧,怎么王家人来了?
休夫带两娃,她靠种田风生水起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