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很是灿烂。
以二人在朝中的威望,绝对能够镇住场子。
有了他们的支持,自己的这个皇位暂时算是坐稳了。
“谢陛下, 臣等万死不辞!”
两人拱手躬身道。
接下来几天。
宇文衍分别接见了另外几位回京的藩王。
这些皇叔公都表现正常,对于宇文衍亲政似乎也没什么异议。
数日后。
宇文衍下诏实施“三省六部制”。
任命:
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临国公颜之仪为中书令。
上柱国,蜀国公尉迟迥、上柱国,申国公李穆、义国公乐运为侍中。
上柱国,酆王宇文贞为吏部尚书。
上柱国,郯国公王轨为兵部尚书。
上柱国,于翼为户部尚书。
上柱国,许国公宇文善为礼部尚书。
上柱国,毕王宇文贤为工部尚书。
上柱国,宇文椿为刑部尚书。
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宰相之职。
宇文衍暂时还不打算任命左右仆射。
中书令,侍中,及六部尚书都属于正三品。
以上任命组成当前大周的权力核心。
之前六官中的一把手成了各部尚书。
暂时把他信任的郯国公王轨放在兵部尚书的位置。
中书令和侍中一下子任命了五人,也是为了进一步分散权力。
除此之外,以下各层官员,包括九寺五监分别各有任命。
大周官场,自上而下实行全新的架构。
同时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一朝天子一朝臣。
凡是与杨坚、刘昉、郑译等人密切相关的官员全部清洗撤换。
继续阅读
从此。
包括县一级的所有官员,全部由吏部统一任命。
“三省六部制”地实施,在官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不论官职大小,大家都切身感受到,大周这是变了天了。
同时。
宇文衍下诏增设左右门监卫和左右千牛卫。
负责皇宫和京城诸门的警卫,以及皇帝贴身宿卫。
千牛卫下设龙武卫和羽林卫。
龙武卫负责皇帝贴身护卫,羽林卫负责整个京城的防卫。
任命柱国王鹰为千牛卫大将军。
任命元胄为龙武卫将军。
任命元威为羽林卫将军。
任命尉迟伽为门监卫大将军。
任命侯定为左监门卫将军。
任命杜咤为右监门卫将军。
……
就在宇文衍更换大周官制,大量任命官员时。
有紧急军情从扬州传到京城,放在了小皇帝的案几上。
杨坚党羽果然占据扬州及周边的郡县,企图割据一方。
其二弟杨整、三弟杨瓒、四弟杨嵩、五弟杨爽。
以及卫玄、李德林、窦荣定、宇文述等少数官员也去到了扬州。
已然拉起了一支近三万人的军队。
这些人与颜之仪彻查出来的名单对上了。
他们在京城的府邸已被尽数查抄!
宇文衍脸色铁青,一掌狠狠拍在案台上。
所有高层第一次齐聚一堂。
商议如何处置这件军国大事?
“陛下,扬州收复时间尚短,百姓对大周归属感不强。”
“应当趁杨坚党羽立足未稳,派大军剿灭,否则可能留下大患……”
韦孝宽作为征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