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道理是真实的(2 / 3)

“韩大人,你闲着没事吗?要不要一起去?”

李伟一脸不满地说。

韩宜可斜睨了他一眼:“我现在身为工科都给事中,职责就是跟随李大人,看看你对陛下分配的工作完成得如何。”

李伟欲言又止,咬牙指着自己,最后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六科都给事中的官职虽小但权力极大,与六部相对应,皇上的圣旨下达,任务派遣,都要通过这些都给事中转到各部衙门办理。若你办事不力,他们会弹劾你;进度慢,也会弹劾;任务完成还得向他们汇报。"

此外,他们还拥有驳回圣旨的权利,即如果他们认为皇上的圣旨存在问题,可以退回让皇帝重新撰写。当然,质疑必须有确凿理由,无端挑剔就是自寻死路,尤其是在朱元璋时代,通常只是挑些语法错误这类小毛病,让翰林院内阁的人修改,朱元璋的旨意他们是不敢直接反驳的。

但总有几个顽固分子敢于挑战朱元璋,比如眼前这位,估计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参与廷推,决定六部九卿等重要官员的任命,他们也有话语权!

李伟带着尾巴随从来到军器局,鉴于孙建、徐勇他们不懂机械,李伟不再带他们参与,直接去找鲁提处理事务。

兵仗局的工匠正按李伟先前的方法制造发电机,他上前查看并指导,特别是新设计的调压器部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着他又去视察炼焦炉和炼钢炉,这些短时间内难以改进,只能等待。

水车改造进展较快,但目前暂无使用需求。

皮革弓箭等其他产品暂时维持原样生产,等电机制作好后有了车床,才能实现机械化加工。

韩宜可跟着他巡视一圈,只见到处都在施工改建,工匠们在制作从未见过的器械。

他也明白自己外行,一路并未插话,直到李伟全部安排妥当,他皱眉问道:

“李大人,陛下让你三个月内大造十万把钢刀和数千火器,这种大拆大建的方式,能按时完成吗?”

“你懂什么!这就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韩宜可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气愤地纠正:“那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险些也被误导了!

“知道了知道了,意思都一样,你要让人做好事,就得先准备好工具!”李伟不耐烦地回答。

韩宜可怒目相视:“胡说,这话不对!李大人平时应该多读书,提升修养,别整天满口粗话!”

“哎呀,哪有时间看书啊……嗯?糟糕,我忘了写字了!”

李伟突然惊叫一声,匆匆忙忙地跑开了。

“李大人,你要去哪里?擅自离岗是要被弹劾的!”韩宜可在身后喊道,眼见李伟飞奔而去。

李伟疾奔回家,翻箱倒柜找出纸笔,毛笔来不及用,还好他预备了铅笔!

纸张铺开,李伟重现开学前夕赶作业的热忱,双目紧锁文字,右手飞快地在纸上划动,毫不顾及眼前景象。

连续奋斗了许久,手酸眼胀,终于抄完了所有作业。

审视自己写的,那已不是狂草,简直是原上燎原的野草,且经火烧过一般!

他叹口气,整理一下,带着作业踏入皇宫。

在武英殿寻到朱元璋,紧张的心情中,他递上了那份“草原”。

朱元璋接过一看,瞳孔骤然放大,满眼皆是难以辨识的文字……

脸色阴沉地翻了几页,意外发现古人所言非虚,尽管野火烧不尽,但在这篇“草原”上,仍有些字勉强可辨。

朱元璋冷峻地将作业退还,“你来念一念,错一个字,打一顿!”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