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的,温承钰自然不会放过。
沈贺多智近妖,思绪流转间,便分清了陛下是真怒还是做戏,于是他拱手道:“意见不敢,只是臣有不解。”
这人懂他的心思,不愧是京里的第一智囊,温承钰反问道:“有何不解?”
“先不提陆大人,就只谈那早已押入大牢的宫彬,其他涉案学子皆曾因召入大理寺查问,可他一直被囚于牢中,这是否有失公允?”
这话一出,许多藏着心思的人纷纷朝天子看去。
虽然早就说过宫彬与受贿的考官并无金银往来,可谁也没见着确切的证据,故而真真假假,倒让人觉得是陛下有意包庇。
这样宫彬即便做了官,却也留下了个不大不小的把柄,随时都会变成被攻讦的理由。
其他人闷着不做声,除了不想惹事生非,还有极大的可能,是想留着日后发难。
他既然要求卿儿为官,就绝不能给她留下任何一个隐患。
拿到明面上解决,才好堵住悠悠众口。
“除了沈侍郎,还有谁对此存疑?”温承钰漫不经心道。
陛下这态度,倒不像替那宫彬担心,反叫他们心里更加没底。
先前想跟在沈贺后边搭腔的几位大人,又将脚挪回去,互相看了看,谁也不愿意迈出这一步。
温承钰挥手,吩咐忠顺将事先准备好的册子分发下去,“既然众位爱卿没有想说的,那朕给你们看样东西。”
册子分到众人手里。
上面记录着审问的详细过程,包括近几年内经由罪官之手构陷入狱的学子冤案,桩桩件件均有其亲笔供述。
三司会审,证据确凿,半分假也做不得。
这次温承钰大动干戈,将御史台,国子监,翰林院等的人撤了一批又一批。
众人便知,这场博弈,陛下是下了狠心的。
朝局动荡,意味着国势不稳。
大元自建朝以来,没有一个皇帝敢一次性将朝堂的水搅浑,大多都是小惩大诫,生怕动摇了国之根基。
长此以往,造成了大元官场互相勾连的局面,一件看似不起眼的案子,往往牵动的是许多人的命脉。
有牵绊,便有了庇护。
有庇护,便失了公正。
看着最后记在册上的名单,其中几人眼皮子抖了抖,有种不好的预感。
温承钰扫视过去,凉凉开口:“是要朕当众念名字呢,还是你们自己站出来认罪?”
先帝驾崩后,太妃娘娘她飘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