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抓紧折腾(2 / 3)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1423 字 6个月前

巴结刘歆抄他的作业。

长大后,人家王莽有政治头脑和才能,加上被舅舅王凤推荐,王莽崭露头角做了郎官。

从此王莽一帆风顺,一步一个脚印,向皇上宝座冲刺。

刘歆很失落,想当年自己是学霸,如今被成绩不好的王莽超越,落寞的心情可想而知。

后来王莽没忘同学之谊,也需要像刘歆这样的人才。

于是把刘歆拉到了自己身边,任命其为大国师。

后来,刘歆因避讳汉哀帝刘欣的“欣”字,

“歆”与“欣”同音,而改名刘秀(非汉武帝刘秀,同名不同人)。

刘歆这个人是学术界的明星,但是不懂“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

食古不化,不懂变通,造成一些政策,不适合新朝的实际情况,致使许多改革半途而废。

说回正题,王莽发30万大军进攻匈奴,他就没想过打仗打得是经济基础,

有句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等大军行进到长城后不走了,

咋回事?没军粮做饭,士兵饿着肚子走不动了。

国库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供应。

王涉将军请示王莽,“皇上,没军粮要不让军队还回去吧,”

王莽也没办法。他也变不出粮食。

“行吧,等过完麦收有了粮食再打匈奴。”

过后王莽自我安慰,反正匈奴也打不到长安,暂且饶他们不死。

哈哈,王莽是煮熟的鸭子,除了嘴硬就是嘴硬。

……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国家最忌讳两件事,穷兵黩武和朝令夕改。

王莽把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

币制和官制改革,没到半年,一看推行不下去就改了。

这不是朝令夕改吗?

没事找事,想起换印改称呼,惹恼匈奴,造成边境不稳定,

王莽把王昭君和女外交家冯嫽,换来的稳定局面丧失殆尽。

这不是穷兵黩武又是什么?

你说王莽图什么?面子上强大有毛用?

……

王莽没有军粮供应军队,不能远征匈奴,这时美新公哀章上奏说:

“皇上,强攻不如智取,臣有一计策,不用发30万大军。

给微臣十人十车,珍珠玛瑙若干,定让匈奴四分五裂!”

“啊?美新公,十人十车如何让匈奴臣服呢?”

“陛下,大单于乌珠留手下有十五个部落,微臣只需带珠宝和美女,

招降15个部落的酋长,允许他们当单于,这样,匈奴国就分裂成了15个小国,

大单于还有什么资格与大汉叫板呢?”

王莽大喜,马上派哀章带着50辆马车,满载奇珍异宝去游说15个酋长自立为王。

就在哀章前往匈奴的路上,匈奴单于乌珠留遣兵入侵云中益寿塞,杀掠吏民。

掠夺民畜产不可胜数。

在单于回军的路上,匈奴探马侦查到了汉军的行动,迅速派兵截杀哀章等人。

哀章一看大单于亲自带兵截击,扔下珠宝车辆,在手下士兵保护下,拨转马头,一溜烟跑回了长安。

大单于得了珠宝,没有下令追击哀章,吓得哀章半月没出门~~~

一年后,货币改革结论显示,第四次币制改革又又失败了。

原因是货币面额太大,不容易找零,币种实际价值低于物品价值,人们不用新币交易,五铢钱依然屡禁不止。

越是诸事不顺,王莽越是折腾,他目前依然认为改革不彻底,当然这也是大国师刘歆的看法。

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