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动的人,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有空闲,就出门去挖野菜。 挖回来的野菜,也不是马上就吃,而是想办法,晒干储存起来,为日后做准备。 哪怕是平日里喜欢偷奸耍滑之辈,有去年福宁府和安庆府的灾民做对比,一个个都变得勤快起来。 可以说,家家户户除了村里日常走的那条小路外,其余有土的地方,都被大伙儿利用了起来。 种菜,种红薯,种玉米。 总之,只要累不死,就往死里干。 现在不勤快点,多种些菜和粮食,日后只能饿死,或者背井离乡。 他们都听说,根据衙门中传出来的消息,这次干旱的面积,是整个大阙王朝。 他们到时候就算想出去逃荒,都没地方去。 别的地方,或许还不如他们兰霞县。 至少他们提前做了准备。 若是真要出去,搞不好就是死路一条! 在这种人人都忙,人人都攒钱囤物之际,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便是苏荞荞她们这些卖吃食的摊子。 谁都没想到,之前生意还不错的摊位,现在一天只能赚一二百文,且看那架势,还有日渐减少的趋势。 苏锦辉,就是在这个时候,跟着姜大夫他们一起回来的。 因为苏蓉蓉留有地址,他一到兰霞县后,就与姜大夫分开,先回了苏家村。 这个时候的苏家村,人人都很忙。 平日里闲的到处晃的人,现在不是忙着在地里除草,就是在野外或者山上挖野菜。 也正是因为家家户户,除了留个不大方便的人看家外,其他人都不在。 所以他的归来,在进村后,并未引起大伙儿的注意。 苏蔓蔓与村里人不同! 她依然每天在家,给她干活的小姑娘,小媳妇,也每天准时过来上工! 可以说,哪怕兰霞县乃至相邻县城的老百姓,都知道接下来会有旱灾和蝗灾。 但她的生意,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主要是,她的受众都是各个府城,乃至京城中,那些家境富庶的公子小姐。 而外头关于什么旱灾来,蝗灾去的消息,因为通行不便,哪怕百里尘上书回朝廷,也并未传开来。 所以,老百姓依然安居乐业中,以往如何,现在就如何! 苏锦辉从踏进村里开始,过往的记忆,便如放电影快进一般,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 等他在苏家门口站定后,在深呼吸了几个来回,才伸手敲门。 “谁啊?”
第196章 累不死,就往死里干(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