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有什么好点子,哪怕一点点改动,只要能增加产量,放到全国都是产量大增。”
杨厂长看了王副厂长一眼,赞赏的目光体现出了“好助攻”的含义,江锋也只能答应了下来:“那就先看看,不过最好把高炉的一些优缺点都送过来,厂里应该有人懂这些的,省的我们又去摸索,我想着要提高产量,那就放大优点,减少缺点,自然设备的性能就会有提升了。”
上面正副厂长都点了点头,年轻人脑筋就是灵活,不过这些事车间工人早就摸索出来了,只是没有解决办法,看看给技术科,说不定灵光一闪,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今天技术科参会是杨厂长提议的,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先让他们看看再说,说完这事,杨厂长就让张家成他们先回去了,其余就是厂里管理层的事情,不需要技术科开会了。
两人回到研发车间办公室,坐那里面面相觑,不一会,就有人跟着送资料过来了,不是很多,也就个二三十公分的厚度,里面还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江锋伸手就拿了起来,都是手写的内容:炼制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无法解决的,造成炼铁失败的一些问题,温度上不去哪里的问题等等之类的记录。
江锋看到这些,就把笔记本递过去给张家成看,对张家成说道:“张工,你知道这份记录是谁写的吗?这人还在厂里吗?”
张家成翻开看了看,想了下:“应该是翻砂车间的一个老师傅写的,不过现在在不在厂里还真不知道,听说是做了几十年的炼钢师父,我找厂长问问。”
“问问吧,看看人还在厂里吗?要是能找到他,我们就不用一点点去摸索了,他做了记录,应该也琢磨过好多解决方法,最少能帮我们排除一些错误的解决方法。”
张家成回办公室就给杨厂长打电话,不过也是说要等,需要车间和人事科去查,看是不是退休了,张家成也说了,最好把人找到,退休了也可以在请过来帮帮忙,杨厂长也答应了。
过了一个来小时,电话响了,是杨厂长打来的,人找到了,已经退休了,不过厂里有两个徒弟,已经带人去请了,下午人来了直接到研发车间。
现在张家成把技术科都搬到研发车间了,省的上下班跑来跑去的,张家成说了这个消息,江锋也就是点了点头,等人来了再说,两人又拿起手里的资料看了起来。
下午上班的时候,一个老人进了研发车间,边上还有两个中年人跟着,张家成也迎了出去,江锋在后面跟着,带着进了办公室,江锋才仔细的打量了起来,一头半白的头发,一张脸饱经风霜,满脸皱纹,手上也都是,不过还有好多星星点点的伤疤,不过精神还不错,眼神坚定。
张家成开口说话:“王师傅,今天请您过来,是有点事要请教您,这份笔记是您记录的吗?”
手里也把笔记本递了过去,王师傅接过来翻得看了看,点了点头说道:“这份笔记我记录了二十多年,炼铁炼了一辈子了,总要留点东西给厂里。”
“现在厂里有任务,想改进炼钢的工艺,今天送了资料过来,我们看了这份记录,里面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就想请您过来说一说里面的一些问题。”
“没问题,想不到老了老了,还能发挥点余热,要是真能改进,也算是为华夏做一点贡献,你们两个好好听着,说不定一些思路对你们也有启发。”后面一句是对两个中年人说的,是王师傅的徒弟,目前也是在轧钢厂上班。
听了这话,张家成也就不客气了,拿了纸笔出来,几个人围着桌子一坐,对着笔记里面的问题,一条条的问了起来,不得不说,王师傅不愧是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师傅,不光记录了炼钢的一些常见故障,也对这些故障怎么解决都有一些想法,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