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还发现,这些熵逆变异体似乎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操控,朝着宇宙中文明密集的区域缓慢移动。虽然目前它们的移动速度相对较慢,但随着它们不断进化和聚集,其速度和破坏力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
得知这一消息后,联盟立即向全宇宙发布了预警信息,让各文明做好应对准备。各文明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疏散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居民,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加强对关键基础设施和资源的保护,确保在危机来临时,文明的根基能够得以保存。
在军事方面,联盟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星际舰队被分成多个战斗集群,分布在宇宙的各个关键位置,形成一道严密的防线。同时,联盟还研发了一种针对熵逆变异体的特殊武器——“熵平衡扰乱器”。这种武器能够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能量波,干扰熵逆变异体的自我复制和进化机制,削弱它们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测网络终于捕捉到了熵逆变异体的踪迹。它们如同一片黑暗的浪潮,在宇宙中缓缓推进,所经之处,恒星的光芒被吞噬,星系的结构受到破坏。联盟星际舰队迅速做出反应,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向熵逆变异体的前锋部队发动了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战斗瞬间爆发,星际舰队的战舰发射出一道道能量光束和导弹,冲向熵逆变异体。然而,这些常规武器对熵逆变异体的效果并不理想。它们凭借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迅速恢复受损的形态,继续向前进攻。
关键时刻,配备了“熵平衡扰乱器”的特种战舰投入战斗。这些战舰释放出特殊的能量波,瞬间在熵逆变异体群中引发了一阵混乱。熵逆变异体的自我复制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变异体甚至出现了形态不稳定的情况。
星际舰队趁此机会,加大攻击力度,对熵逆变异体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在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星际舰队的一些战舰被熵逆变异体摧毁,而熵逆变异体也在舰队的攻击下,数量有所减少。
但熵逆变异体的攻势并未停止,它们继续向宇宙深处推进。联盟意识到,仅靠现有的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难以彻底阻止它们。于是,联盟决定寻求其他解决方案。
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们发现,熵逆变异体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常规的熵增定律,但在微观层面上,它们与宇宙中的某些基本粒子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果能够利用这种关系,制造出一种能够引导熵逆变异体的“引力陷阱”,将它们吸引到一个特定的区域,然后集中力量进行消灭,或许能够有效解决这场危机。
为了实现这个设想,联盟组织了全宇宙的工业力量,开始制造能够产生“引力陷阱”的巨型装置——“熵能引导矩阵”。这个矩阵由无数个小型的能量发生器和引力操控模块组成,需要在宇宙中特定的位置进行精确部署。
在装置制造的同时,星际舰队继续与熵逆变异体进行战斗,为“熵能引导矩阵”的部署争取时间。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双方都在不断地消耗着力量。
经过漫长而紧张的准备,“熵能引导矩阵”终于制造完成并开始部署。科学家们根据对熵逆变异体运动轨迹和能量特征的精确计算,将矩阵部署在它们前进的必经之路上。
当“熵能引导矩阵”启动时,一股强大的引力场在宇宙中形成。熵逆变异体受到引力场的吸引,开始朝着矩阵所在的方向移动。星际舰队趁机调整战术,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逐步将熵逆变异体引入“引力陷阱”的核心区域。
随着越来越多的熵逆变异体进入“引力陷阱”,矩阵的引力场强度不断增强,将它们紧紧地束缚在一起。此时,联盟星际舰队集中所有的力量,对被困在“引力陷阱”中的熵